甲骨文焕新生、千年瓷都魅力强……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5-01-11 00:41:52 来源: sp20250111

  汉服穿在身,戏曲也流行,《长安三万里》《封神》《满江红》,历史风云里走来的大戏,风头远超海外大片。为什么老祖宗留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如此受年轻人的追捧?博物馆里的文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为何在今天重新活了起来?《中国故事2023》就来讲讲这一年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故事。

  这几年,你会明显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热。文创产品、文旅小镇、历史题材电影演出,一个个传统文化IP不断出圈。现在每逢节假日,大家不光要抢火车票、飞机票,还要抢博物馆的票。虽然一大批博物馆延长开馆时间、调高观众接待量,甚至“周一不闭馆”,但博物馆门票仍然供不应求。传统优秀文化活起来了,赓续传统优秀文化的行动一个接着一个。

  今年8月,作为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了首批版本捐赠入藏仪式。这些社会各界捐赠的版本将和原馆藏2500万件/册版本一起,流传后世。

  2023年一批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科研项目和学术工程不断推进。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性划分方式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

  11月16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初步判断三星堆所发现的几个埋藏坑形成年代处于商代晚期。三星堆青铜器、象牙的研究与保护也取得了新突破。

  与此同时,一座座全新的博物馆陆续建成开放。

  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展览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展出文物1500余件(套)。

  2023年9月,中国考古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多件,众多国宝级文物公开亮相。

  让甲骨文“活”起来 三千年古老文字焕新生

  2023年,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方式经常出人意料,频频给我们惊喜。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被称为汉字的源头。但今天能认识甲骨文并熟悉它背后故事的人并不多。最近,一群90后年轻人用创作甲骨文动画视频的方式,一下拉近了我们和甲骨文的距离。他们用甲骨文还原3000年前战争、狩猎、宴会等场景,网友们惊呼仿佛穿越了时光。

  一条用甲骨文动画还原3000年前战争场面的视频,一经发布很快就冲上了热搜,播放量达到了1200万。画面中的甲骨文字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商周两军对垒的画面,网友纷纷表示 “好像看见了闻太师霸气回朝”。这条视频是由一个叫博物汉字的团队制作的。他们隶属于一家字库公司,开发新产品时,将目光锁定在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发现如此古老的甲骨文竟然与现代人的生活并不遥远。

  如何将甲骨文的有趣更好表现出来呢?他们不断探索,最终选择了这种方式:将甲骨文字化身为演员,动态演绎三千年前古人的生活场景。

  博物汉字运营策划 黄丽洁:我们近期最满意的作品,其实就是甲骨文里边宴会的一个场景。有负责跳舞的,有女生版的跳舞,也有男生版的跳舞。

  博物汉字团队和他们可爱的甲骨文视频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认可。

  博物汉字告诉我们,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丰富现有的甲骨文3000年前系列,并进一步开发《四大名著》的甲骨文动画系列。

  科技考古 探源文明 解码良渚

  有趣而严谨的创新手段,让甲骨文活了起来。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严谨还原我们先民的生活,这是学术要求,也是考古成果走进大众视野的必要条件。5000多年前,良渚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良渚文化。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世界文明的瑰宝,良渚吸引了一代代考古人。今天的考古人有哪些新的技术手段?他们的考古成果怎么才能更好走进大众视野,让现代人和古人对上话?去良渚遗址数字考古办公室看一看。

  在数字考古办公室内,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领队王宁远兴奋地和团队讨论着1960年代的遥感卫星影像和最新的数字高程模型,五千年前良渚先民建造了世界上最早、最庞大的水利系统,他们打算去遗址现场实地考察。

  根据卫星影像的提示,考古团队来到了近期新发现的一条水坝遗址所在处。

  根据考古现场勘察显示,这些5000年前良渚区域的水利开发程度远超想象,这为全面认识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勘查后,他们放飞了无人机,在遥感卫星和无人机的辅助下,遗址的地形环境信息得到了进一步确认,下一步就是使用“洛阳铲”对现场钻探。通过数字手段加传统手段,更多生动的良渚遗址细节和资料将给考古研究带来极大的帮助。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领队 王宁远:良渚人奠定了江南生活模式,村子放在墩子上面,周边是水稻田,出去的时候坐船出行,种水稻、养猪。是可以把良渚这个遗址,作为我们中华早期文明研究里边的一个教科书式的样本。

  五千年前的良渚是当时中华大地上最璀璨的文明,良渚先人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城、最早的坝,也制作出了精美的玉器。近年来,良渚遗址吸引了很多80、90后不同学科背景的第四代考古人。他们的到来为良渚考古团队注入了新活力,考出了更多新成果。

  90后动物考古学家宋姝正在实验室对一堆动物骨骼进行辨识、测量和记录。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宋姝:动物种类比较多,实际上大多数是家猪的,城内居民主要的肉食来源就是这些家猪。

  良渚遗址代表了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稻作农业的最高成就。植物考古学家武欣用显微镜对良渚遗址中出土的碳化稻米进行研究分析。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武欣:前两年我们在古城内发现了一个池中寺遗址,它是一处粮仓类遗址,我们推测里面可能埋藏了大概有20万公斤的稻米。可以反映出良渚时期稻作农业的发展水平之高,可以想见古城里面的人口应该是比较多的。

  推进考古工作的同时,以王宁远为代表的考古学家们还积极参与讲座、网络问答等活动,希望讲好“良渚故事”,使这一古老文脉,在新一代青年手中接力传承。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领队 王宁远:良渚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证据最充分、面貌最清晰的一个样本,可以作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我们需要各自不同方向的人去研究,带到良渚的时空里面,拼凑出当时五千年前更加鲜活、具象和生动的古代社会。

  “景漂”汇集景德镇 千年瓷都魅力强

  考古成果走进大众视野,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千年瓷都”景德镇从一个陶瓷生产之都,变身为陶瓷文化之都。让更多人在这里认识陶瓷、爱上陶瓷、以瓷为业。景德镇吸引了数以万计前来创业的“景漂”年轻人。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为何在这个时代显现出如此大的魅力?千年瓷都朝气从何而来?

  在景德镇珠山区陶源谷的一家陶艺体验馆,随着拉坯机的匀速转动,握在手里的泥巴慢慢被塑造成了一个个漂亮的陶瓷雏形。

  这家400多平方米的陶艺体验馆今年11月刚刚开业,涵盖陶瓷制作、作品展示销售,咖啡吧等全流程的陶瓷体验。店主乔莱五年前大学毕业来景德镇创业,如今,这已经是她开的第四个店面。

  景德镇珠山区某陶艺体验馆店主乔莱:今年确实游客属于一个暴增式增长,我们去年整个一年的营业额是有40多万元,但是今年有达到两百到三百万元,翻了五六倍。

  从一名大学生“小白”到一名创业者,景德镇这座因瓷而生的城市给了乔莱一份蓬勃生长的陶瓷事业。也正是因为陶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座城市,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

  景德镇陶瓷集市摊主 酱油:我是2022年离职,来到景德镇开始跟着乔莱学习陶艺的。学了一个月陶艺以后,她就说你去集市卖卖看,看看怎么样,然后我就去摆摊,发现作品卖得非常火爆,我就说那就成立一个工作室。

  在陶瓷集市上,陶瓷艺人把琳琅满目的作品摆上小摊,成了景德镇独特的一道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线下打卡、“淘宝”,更是吸引着众多的主播在集市现场直播,线上推介这里的各类创意陶瓷。

  在景德镇,厚重的陶瓷文化、成熟的陶瓷技艺、云集的陶瓷工匠,陶瓷设计、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给了来此创业的年轻人挥洒青春和创意的广阔舞台,也让这里众多的陶瓷集市充满着青春活力、别具一格。

  景德镇陶大青年集负责人 刘博:我们集市从开始到现在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单次一天的销售额大概在20万元左右,也吸引了很多来景德镇游玩的游客,逛一逛,淘一淘自己喜欢的一些陶瓷手办。

  景德镇:线下游人如织 线上流量涌动

  景德镇形成的这种沉浸式体验陶瓷文化的氛围,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关注者。除了来到景德镇的人流量,还有一个巨大的流量链接着景德镇。这个流量源头藏在遍布景德镇的一个个直播间里。

  在珠山区陶源谷的一家直播基地,年轻的主播们依托当地丰富的陶瓷产品,在各自的直播间介绍着这里的陶瓷文化和陶瓷作品。

  传承千年的陶瓷技艺在这座城市从未间断,超过6万名国内外的“景漂”更是给景德镇的陶瓷制作带来了传承和创新,哪怕只是从事直播带货,年轻的主播们也总是能对陶瓷所承载的文化侃侃而谈。

  景德镇陶瓷带货主播 小宝:这里有很棒的商人,把瓷器和这些艺术家和我们的客户连接到了一起,沟通效率又非常高,我觉得这几个因素构成了景德镇这个城市的底层活力。

  在景德镇湖田瓷社国际交流中心,一场“景漂青年说”文化讲座正在举办。陶瓷策展人章晨正在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给大学生和陶瓷艺人们讲述如何用陶瓷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在景德镇,这种国内外的陶瓷文化交流活动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场合上演。今天,这座陶瓷文脉绵延千年的城市,正在一代又一代非遗传承人、设计师、陶瓷艺人的共同努力下,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景德镇陶瓷策展人 章晨:国内外朋友们汇聚在此,以瓷为媒与世界对话,能够把他们留下来的,我觉得核心要素其实就是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

  了解欣赏陶瓷文化的人越多,陶瓷产业的版图也越宽广。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今年很多人看过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在片尾高适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数千年依然熠熠生辉,今天我们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传承发扬她,是文化基因使然,也是历史责任所在。(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