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以电影之名 焕新一座城

发布时间:2024-11-27 19:54:48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长春9月1日电 题:以电影之名 焕新一座城

  作者 李钊 金乔

  “长春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看到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我都想要记录下来,透过电影让观众看到。”8月29日,中国长春电影节期间,参加第七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的青年导演乌日娜接受采访时说。

  从1992年长春电影节诞生之日起,到今天已走过32年。主活动举办地也从最早的吉林省展览馆到五环体育馆,再到今年新落成的金色大厅,至此,长春电影节有了永久主办地。

  电影,正让长春勃发新芽、焕发“新”生。

长春电影节永久举办地金色大厅。李钊 摄

  新政策:为电影发展积蓄力量

  创办于1992年的长春电影节,是我国举办的第一个地方电影节,标志着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在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史上,长春承担着开拓者的角色,如同电影一般,镌刻在胶片的每一帧。

  于8月28日开幕的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恰是对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长春展示新形象的窗口。

  回首中国电影,长春、长影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无数中国优秀电影人汇聚在这里,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无数个第一,铸造了中国电影的一个黄金时代,留下了中国电影人不能磨灭的记忆。

  今天,在迈向电影强国的征程上,吉林正聚力出发。

  8月,吉林省出台《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支持服务影视作品在吉拍摄工作机制》等政策措施,从创作生产、产业链打造、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入手,为吉林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同期,长春市出台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聚集7类、150家配套供应商和350处省内特色外景地影视产业服务平台,为电影拍摄提供一站式服务;着眼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拍摄、文旅、总部、数字、教育、孵化六大基地,为电影发展积蓄力量;让电影元素浸入到城市每个角落,让电影成为最闪亮名片。

  在强有力的政策拉动下,长春净月高新区的影视文创孵化园区项目已进入二期建设,预计明年末完工投产。届时,长春净月高新区将以国际影都为核心,逐渐形成一个覆盖影视全产业链的千亿级泛文化娱乐生态圈,成为推动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文旅:城市被更多观众看见

  长春之南,伊通河支流以北,长春净月高新区文远大路上,一栋造型独特的金色建筑,在8月的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这里就是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闭幕式举办地,从本届开始,这里将成为长春电影节的永久举办地。

  实际上,8月28日开幕式红毯活动后,这里就成为很多市民的打卡地,甚至很多是特意从外地赶来的游客。

  8月29日一早,山东菏泽的程钰婷与几位同行好友来到签名墙前拍照留念,她们一只手指着自己喜欢的演员名字,另一只手摆出“耶”的造型。

  “第一次来长春,除了想看看喜欢的明星,也想在周边转转。”程钰婷告诉记者,在金色大厅打完卡,还计划去桂林路和红旗街逛一逛,听说那里很好玩儿。

  跟着“电影”去打卡,正在成为长春旅游的新玩儿法。

长春54路有轨电车文旅专列正在运行,多部电影曾在此地取景。 张瑶 摄

  从早年在长春取景拍摄的《滚滚红尘》到2022年上映的《人世间》,经典影视作品让更多观众透过电视、荧幕,看到一个崭新的长春。

  今年公映的《末路狂花钱》全程在吉林省拍摄,其中多个桥段都已成为长春经典网红打卡线路。在影片导演乌日娜看来,尽管她早有准备,但影片带来的文旅长尾效应,还是让她始料未及。

  “拍摄时我就在想,如果大家能在现实中找到影片中的地点,会不会更兴奋?”在第七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集导演、编剧、演员三个身份的乌日娜接受了采访,她对电影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表示认同。她认为,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必然带动城市的旅游。

  新变革:产教融合探索新路径

  让更多人看到长春,看见长春电影产业正在勃发的新枝芽,这是长春电影节对外展示电影魅力的新趋势,亦是在不断变革中寻求新突破,找寻电影产业新方向的大胆探索。

  在本届电影节上,“革新”成为了最常提及的主题词。

  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一级编剧刘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影作为国有电影大厂,必须在新时代勇于承担文化使命,面对现代化的市场环境,长影也做了很多深化的改革和创新,比如在电影制片人的培养上,选择有潜质的年轻人下到剧组、下到一线,跟剧组一起摸爬滚打。

长影旧址博物馆。张瑶 摄

  除在金色大厅举办的各类交流、研讨、论坛等活动,本届长春电影节还引入多场平行活动。8月28日上午,一场名为《长歌影魂》的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在长影旧址博物馆公演,而台上所有演员均是吉林艺术学院2023级表演专业学生。

  这是长春电影产业在产教融合探索中,迈出的坚实一步,是改革的再深化。

  吉林艺术学院表演系教师庄承豫表示,这是全新的尝试,60多人的主创团队,包括老师和学生,共享票房收入,尝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收益双丰收的甜头。

  在新形势下探索电影产业的革新,是长影的新挑战,更是新的机遇。

  长影旧址博物馆副馆长严丽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引进红色舞台剧,游客数量明显增多,今年暑期档同比增长50%以上。“未来会有更多不同主题的舞台剧公演,包括创新式的互动沉浸式演出,逐渐探索出一条电影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新起点:拥抱电影产业的明天

  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伴随着中国电影史已走过32个春秋。在中国电影发展的足迹中,长春一定是那个最金灿灿、响当当的名字。

  走在新落成的金色大厅正门前的广场上,如果不经意地低头向下看,每间隔数米,会发现一排数字一排文字并列印刻在大理石铺就的地面上。

  “1946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中国电影发展事业的六个第一”……这是历史的印记,是长春这座电影之城,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心声,更是底气。

  “新时代·新摇篮·新力量”,长春电影节正在以崭新的姿态,拥抱电影产业的明天。

  新,是新路,是新气象;变,是变通,更是变革。期待着,长春,以电影之名,焕新一座城。(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