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国家水利工程考古发现周人“南水北调”工程

发布时间:2024-11-23 22:17:15 来源: sp20241123

  记者从2月1日举行的“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暨公众考古报告会”上获悉,作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汉唐时期水利工程考古,汉唐漕渠与昆明池考古清晰而明确地揭示出汉唐时期国家水利工程的宏伟面貌,其中滈水及周都镐京东界、南界的确定则也当是周代水利与都城考古的重要发现。

  漕渠是汉武帝为解决首都长安粮食问题开凿的运河,到隋唐时继续得到维护和使用。昆明池是汉武帝为训练水军开凿的人工池沼,昆明池开凿后与漕渠相连,共同组成了庞大的水网。2012年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先后对汉唐昆明池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勘探,获得了以汉唐漕渠、昆明池等水利工程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认知。

  确定汉唐漕渠与昆明池进水区、出水渠道。经考古确定,漕渠、昆明池的来水,都来自一条从秦岭石砭峪而下的人工河,是为周代开凿供镐京用水的镐水。在昆明池遗址南侧、东侧陆续确定存在一条大型的人工沟渠。考古发掘,确定沟渠开凿于汉,一直沿用到唐代,到宋代已废弃淤塞。

  确定了昆明池池岸位置与池深。经勘探、发掘确定,早期昆明池的面积约14.2平方公里,唐代中后期扩修达约15.4平方公里。昆明池的一周池岸海拔均在401米左右。池内未发现岛屿,池最深不超过3.3米。勘探、发掘确定,昆明池的进水口仅有一个,位于石匣口村西侧,它的位置和文献记载完全吻合。

  考古人员在昆明池考古勘探时,在昆明池池底发现一条位于西周都城镐京遗址旁的沟渠,这条沟渠呈西南——东北走向,勘探长约4200米以上。经考古勘探、发掘确定,该条沟渠与漕渠、昆明池进水河本来是一条人工沟渠,开凿于西周时期,到汉武帝时,先是漕渠从该沟渠开口取水,到昆明池开凿后,从昆明池取水口开始直至镐池段的沟渠都沉入昆明池池底。据文献记载,这条沟渠应该是营建镐京后,在镐京东、南侧开凿的滈水,是周人“南水北调”解决镐京用水的重要工程。滈水的发现和确定,可以说是长安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发现。

  (总台记者 雷恺)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