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4:00:46 来源: sp20241118
近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中国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记者25日跟随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媒体采风活动实地探访位于鲁中南沂河上游区域的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该遗址群为研究现代人起源,尤其是直系祖先来源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
据了解,跋山遗址群是对以山东省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主要包括山东2020年发现的跋山遗址、2021年发现的水门遗址、2022年发现的水泉峪遗址以及2023年发现的葛庄遗址和沂河头遗址。
“2020年7月,跋山遗址因水库泄洪冲刷河道而被发现。经过连续三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我们收获颇丰。”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考古项目领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罡告诉记者,跋山遗址群目前共出土及采集标本5万余件。其中跋山遗址出土标本2.6万件,包括石制品1.6万余件、动物骨骼1万余件;水泉峪遗址出土石制品4171件。
“项目在发掘出越来越多标本的同时,更带来具有冲击性的‘惊喜’。”李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跋山遗址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了炭屑以及多处用火遗迹,而后在水泉峪遗址中,考古队员又发掘出炭粒。两处发现让他在心里确定了一个念头,末次冰期寒冷期的东亚古人类没有灭绝。“可以想象,在距今2万多年到3万年,在末次冰盛期的时代,山东地区的古人类用着延续下来的取火技术应对恶劣的环境变化。”
李罡进一步阐释到,此前现代人“非洲起源说”一直在考古学界引发争议。该学说认为20万年前非洲的直立人进化而来的早期智人进化为现代人,在大约10万年前走出非洲,6万年到达东亚并完全替代了当地土著人群,之所以完全替代是因为东亚原始居民没有度过距今7万年左右的末次冰期的严酷环境。“但从跋山遗址群出土的考古学材料来看,该遗址群保存的晚更新世以来的连续文化堆积,更直接地否定了末次冰期寒冷期东亚古人类灭绝的推论。”
“这也进一步说明山东地区古人类的连续演化。”李罡告诉记者,通过观察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出土的石器,他们能够将其分成四个文化期,包括从10万年到7万年,从7万年到6万年,从5万年到3万年,从3万年以来到细石器技术出现。“这样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还带有阶段性的变化,说明人类的智慧和技术在不断演进。”
“再从时间角度来看,跋山遗址使用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的文化特点,可上溯至早、中更新世华北地区广泛流行的石核——石片技术。水泉峪遗址的船形细石核技术,又为凤凰岭文化、扁扁洞遗址所‘继承’。”李罡介绍说,从空间角度来看,跋山遗址群揭示了晚更新世华北、华中乃至华南地区旧石器文化传统的一致性。“说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长期连续发展的特点早在旧石器时代便已显现。”
目前,跋山遗址群周围已实施保护围堰加固建设与泄洪道拓宽工程,围绕跋山遗址开展的考古工作也已进入第四年。“今年考古调查范围继续扩大,希望未来有更多崭新的发现,更好地解答‘我们的祖先从哪里来’的问题。”李罡如是说。(作者 李明芮)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