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数据背后的近忧与远虑

发布时间:2025-01-11 05:50:46 来源: sp20250111

  新华社华盛顿1月30日电 美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3%,增速较去年第三季度有所放缓。2023年全年,美国经济增长2.5%。

  从最新数据来看,美国消费支出较为强劲,劳动力市场保持韧性,通货膨胀有所缓解,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几率下降。然而,普通民众依然被高通胀困扰,随着高利率环境持续,市场预期2024年美国经济将显著放缓。长期而言,不断膨胀的政府债务将给美国经济增长埋下隐患。

2023年12月21日,顾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福斯特城一家超市购物。新华社发(李建国摄)

2023年12月21日,顾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福斯特城一家超市购物。新华社发(李建国 摄)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长超预期,反映美国消费支出和生产率增长强劲,未来很可能不会出现通胀加剧。

  不过,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通胀压力仍然存在。去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4%,涨幅大于前一个月的3.1%,且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通胀目标。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当月核心CPI同比涨幅为3.9%。

  与此同时,通胀带给美国民众的“痛感”远未消除。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共和党第二场初选近日在新罕布什尔州举行,新华社记者与当地选民交谈时发现,通胀是不少人最关注的议题之一。

  新罕布什尔州南部德比镇一场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利的竞选集会上,选民保罗·哈里斯说,以前售价三四美元的火腿,如今售价八美元,价格涨幅令人震惊。

  被问及如何看待美国经济形势,选民托马斯·彼得鲁什卡回答干脆:“不好。”托马斯这几年收入有所增加,但是增幅跟不上通胀速度。“今天我比三四年前过得好吗?绝对不是。”他说。

  走进新罕布什尔州迪克斯维尔镇,选民莱斯利·奥滕告诉记者,与几年前相比,无论是新冰箱还是新车,价格都已急剧上涨。他认为,通胀的影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伴随着我们”。

图为2021年5月4日,顾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的一家超市购物。(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图为2021年5月4日,顾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的一家超市购物。(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这些选民的切身感受是美国工薪阶层当下生存状况的缩影。经济数据背后,隐藏着美国民众对实际经济状况的复杂心态。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25日发布的调查显示,仅有不到三成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状况优秀或良好,四成左右受访者认为状况“尚可”,超过三成受访者认为状况糟糕。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斯蒙德·拉赫曼告诉新华社记者,尽管美国通胀率已大幅下降,失业率也没有显著上升,但当前的物价水平仍比三年前更高,正是高昂的生活成本让人们感到不满。

  近两年来,高通胀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最大挑战之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2022年3月开启加息周期,迄今已加息11次,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虽然美联储在去年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后释放了或在今年晚些时候降息的信号,但抑制通胀并未“大功告成”,高利率仍将持续,影响美国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

  此外,拉赫曼认为,美国经济仍然存在一些下行风险,可能会在今年破坏复苏进程。这些风险包括不稳定的地缘政治局势、美国商业房地产市场和地区银行面临严重压力,以及全球经济疲软等。“美国需要运气才能避免陷入衰退。”

  美联储和一些国际机构预测,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或将放缓。美联储此前将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去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至1.5%。

2023年3月13日,客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硅谷银行总部外排队等候办理业务。美国硅谷银行因资不抵债3月10日遭金融监管部门关闭。新华社发(李建国 摄)

2023年3月13日,客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硅谷银行总部外排队等候办理业务。美国硅谷银行因资不抵债3月10日遭金融监管部门关闭。新华社发(李建国 摄)

  除了近忧,还有远虑。居高不下的联邦政府债务也给美国经济长期增长埋下隐患。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超过34万亿美元。

  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前行长理查德·费舍尔此前表示,如果美国政府继续借更多钱,债券市场供应过剩最终将推高国债收益率。这将造成债务上升和利息成本上升的恶性循环,意味着政府必须拿出更多的钱来偿还债务。

  在新罕布什尔州迪克斯维尔镇投票站,选民汤姆·蒂洛森对记者说,美国最紧迫的一个问题是解决巨额债务,联邦政府需要控制或削减债务规模。

  美国彼得·彼得森基金会去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84%的选民希望美国总统和国会花更多时间解决债务问题,82%的选民表示他们对债务的担忧在过去几年“有所上升”。 

(责编:张泰运、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