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7:10:40 来源: sp20241223
“江南高原”,君子怀玉。
不经意间,美好就发生了,和怀玉山撞了个满怀,在谷雨烟里,在布谷声里。人间四月天,赴一场玉山笔会。清晨从湖南龙山北站上火车时,我对怀玉山还一无所知;暮色时分,怀玉山却以其高原之姿、君子之风款待了我。
怀玉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三清山相连,又名辉山、玉斗山、干越山。关于山名,有多种说法。据《江西水道考》载,此山即“古之干越山,怀玉之名,乃后起也”。当晚,入住怀玉山庄,一棵苍劲的黄山松映影窗前,将万千的清幽宁静化作一夜的好风好梦。
凌晨四五点钟,怀玉山的天光就亮了,黑色的天幕早早地被万千的鸟鸣拉开。石红许五十出头,是江西省上饶市的作协主席,也是玉山笔会的邀约者。今天,他要带我们去怀玉山的重要景点——“十八龙潭”。
这里是高山盆地,溪水纵横,清浅无声,最终汇成龙溪。不出二里地,龙溪就流到了盆地边缘、峡谷入口。峡谷里最高的山峰叫云盖峰,峡谷也随山峰叫了云盖峡谷。“云盖”二字,极具诗意。谷中流水湍急,迭生十八个较大的溪潭,应是“十八龙潭”的来历。
在一线天似的峡谷里,向上望,白云盖着青山。正逢春深夏浅,溪水从崖壁孔隙汩汩流出,丰沛而碧蓝。溪水时而轻拨琴弦,时而放声歌唱,整个峡谷的岩石草木都是聆听者和唱和者。最让人称道的是“灵岩飞瀑”景观。山上的一处岩壁上有个天然孔洞,瀑布从孔洞上绕过,水流奔泻,声如隐雷轰鸣,飞扬的水花在山谷的共鸣中战栗。
峡谷两山夹峙,呈漏斗形。谷中溪流岸边,生长着高山杜鹃,一蓬蓬在微蒙的雨雾里争奇斗艳。或许地质全然是花岗岩的缘故,两山的石壁虽然峭立,雨后的游道上却并无落石。山上原始的林木高大而蓬勃,青翠的树冠层层叠叠,几乎看不到一丝枯槁。细看之下,山上树木尽是乌栎、野樟、红楠、甜槠之类的硬木,树叶像打蜡一样光亮清新。这般的山水着实精神。
在一截僻静的山湾里,石红许告诉我,方志敏同志就是在这里被捕的。1934年11月初,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行至皖南时遭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方志敏带领先头部队本已奋战脱险,但为了接应后续部队,又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在怀玉山陇首村的山洞里被俘。被俘后,方志敏提笔疾书,写下坚贞不屈的《方志敏自述》。这篇自述后来被收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方志敏文集》的首篇。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
松风飒飒,花瓣飘落如雨,一片片落在石板路上、栏杆上和溪涧里。石红许介绍,这条峡谷路就是当年方志敏开辟出来的红色盐道,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输送了大量盐巴、布匹和药品,像一条隐秘的血管,滋养着红十军团。
从十八龙潭返程时,我们没有走原路,而是直上蟠龙冈。蟠龙冈上有一个开阔的瞭望台。从台上望去,森森古木填满了云盖峡谷的沟壑,绵绵不绝的绿色连着山巅云际。此时,明亮的阳光浮在层层叠叠的树冠上,满目都是喜悦和美好的景象。“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自城市以至乡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流连难舍的胜景”,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方志敏的这句话。
一步一台阶,我们来到矗立着方志敏铜像的“清贫园”。
阳光柔和,照亮近三米高的方志敏半身铜像。方志敏的头发向后翻起,目光坚定,视野开阔而高远;浓眉八字须,鼻梁高挺,面容沉静如水;朴素而紧扣的军衣领上,有着方方正正的领章。
铜像右侧,是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碑上铭刻着方志敏手书的狱中之作《清贫》。一笔行草,一气呵成,那些流畅的笔画,深深地刻进石碑,每个字都用绿漆勾勒而出,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见字如人,寂静的广场上,我一字一句,轻声读着方志敏烈士八十九年前写下的书稿。千字之文,朴素地展现出一个赤子初心不改、廉洁自律的动人形象。“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文章结尾之句,是革命者的人生写照。
走在这座山岗,还能看到朱熹手书“盘龙冈”的摩崖石刻,首字已剥蚀湮灭。想来朱老夫子曾站在此山岗上,心潮澎湃,思接千载,由此写下千古之书《玉山讲义》。怀玉山所在的玉山县,素有“博士县”之称,县域内出了八百多个博士,八千多个研究生,着实令人赞叹。等到走进怀玉书院,瞻仰了书院千年风貌,我才终于明白,一个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实在与这里的读书之风源远流长是分不开的。
“传闻天玉此埋堙,千古谁分伪与真。每向小庭风月夜,却疑山水有精神。”宋嘉祐三年,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提点江东刑狱,其间曾上怀玉山,写下了这首《题玉光亭》。遥想当年,怀玉高山之上,月光如练,山风送爽,王安石漫步于玉光亭中,眼前的山水如画卷般铺展开来,仿佛凝聚着一种高洁的精神,闪耀着人文的辉光,于是才有了上面的诗句。“却疑山水有精神”,是悟道,也是自励,如今看来,更是对怀玉山水的一种绝佳写照。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2日 20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