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22:33:34 来源: sp20241105
记者近日从齐鲁理工学院获悉,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3年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上,齐鲁理工学院学生申鑫龙在创新创业赛道上取得国家级一等奖、北部赛区一等奖、山东省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其设计的《铃铛灯笼鱼》产品也已产业化,产品销往美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在新时代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中,齐鲁理工学院培养模式的又一次证明。
“我们聚焦山东省‘三个十大’行动计划、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布局谋篇。”齐鲁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徐淑凤向记者表示,“我们致力于培养新时代齐风鲁韵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朝向建设更高水平的特色高校努力迈进。”
3C融合学习让学生易于接受
郑加轩是齐鲁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山东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实习期间,他采用LQR(即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控制算法解决了博阳机械有限公司平衡车运行中振动的问题,并参与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该技术现已成功移植到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模块控制中。
郑加轩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源于该校3C教学模式的加持。
“3C融合教学的内涵就是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的融合。”齐鲁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科研院长雷腾飞认为:“一方面,对学生来说,3C融合教学是有困难的。那么,我们就从基础做起,为学生安排了三层晋级法,就如同打游戏一样,装备不断升级,战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教师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三层联动,项目上层有计算理论、数据分析,中层实施通信技术应用,下层实现控制机构执行,实现了学科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有机融合。”
记者了解到,该校通过基础理论课程整合,专业课增设了3C融合课程,适时增设Python、Java、VC等计算机软件的课程和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控制等课程,并引入企业行业真实案例和工程项目,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直接就业,缩短了企业培训时间。
近五年来,该校加强与产业集群企业和学会合作,与德国莱茵科斯特有限公司、浪潮优派有限公司、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等企业和学会通过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成立产业学院,共同探索“教学研”融合发展新模式,为培养3C型学生实现跨越式发展。
“实景式”教学效果突出
记者走进齐鲁理工学院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实验教学中心,参观者豁然开朗——这里将一座现代化的智能车间搬到了教学中心。
在记者面前,智能制造工业4.0微型工厂、工业机器人教学系统、全集成自动化设备、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视觉机器人、AGV小车等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拉近了学生与科技之间的距离。
在技术机器人实验室,齐鲁理工学院常务副校长张庚灵介绍:“工业机器人是工业4.0的执行机构,我们为了配合工业4.0的研发,设计了技术机器人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拥有6台工业机器人,利用它们,我们在实验室中进一步进行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究。”
据介绍,该校以构建特色鲜明、教研产协同推进的产业创新研究院为目标,先后成立了“分子影像技术产业研究院”“智能计算及应用产业创新研究院”,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并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康众宏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院所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0个,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建设。
“我们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近三年本校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7.56%。”齐鲁理工学院副校长杨依廷介绍,该校先后获批山东省创客空间、双创示范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首批山东省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雏凤”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励2030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8项、二等奖118项,省级特等奖44项、一等奖240项。
(记者 王延斌)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