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4:29:32 来源: sp20241124
据“新黄河”客户端消息,近日,江苏如皋一家长发布视频称,自己收到学校通知,周一到周四晚,学生一律不带书包回家。另一位当地家长表示,自己也在微信群收到了相关通知,其中提到:“应上级部门要求,学校将严格执行《如皋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实施策略》中的相关要求,如孩子们放学不带书包回家等。故今后不再发布作业打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学生背书包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岂有放学不允许带书包回家的“怪事”?此事引发舆情后,如皋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是不允许带书包回家,而是为了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当地对于个别学校不允许带书包这种形式上的禁止,将予以纠正。看来,这只是个别学校理解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时,产生了偏差。
此前,江苏省教育厅曾印发《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作业管理规范》,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巩固练习全部在校内完成,三至六年级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鼓励探索推行作业免写和无作业日制度”。类似的要求,其他地区也基本上大同小异。倘若真的能落实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把书包背回家,似乎就没啥必要了。正因如此,之前有不少地方为了彰显推进“双减”的决心和成效,纷纷倡导“一二年级学生不背书包回家”。其本意是要求学生在学校内认真完成学科书面作业,放学后可以从事手工、体育、美术、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
但是,在现实中,有些学校却将规定片面理解为“学生一律不准背书包回家”,这种“一刀切”式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主义,它还让一些家长增添了新的焦虑。孩子把必要的书本背回家,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辅导,让孩子跟上老师的上课进度。若什么都不准带回家,不少家长只好再准备一套书本和习题放在家里。学习本来就是家校共同教育,不背书包,难道就能掩盖个体差异了吗?面对家长的抱怨,有的学校想出了各种“通融”的办法。比如,用“布袋子”来装个别作业本,限量发放“书包卡”,给书包开“出门条”,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禁止学生带书包回家,也有一些家长留言表示支持,甚至拍手叫好称赞其为“良心学校”。这是因为他们的孩子所在的学校布置了大量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不堪重负。倘若情况属实,那就意味着“双减”徒有形式,有必要深入追查。
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学校更应在如何提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时服务质量上下足功夫。倘若孩子在学校就能把作业做好,并且教师能及时予以检查,自然就可以轻轻松松回家,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开发其各种兴趣爱好,这才是推进“双减”工作的理想状态。
胡欣红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