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09:04:47 来源: sp20241114
作品总量超3000万部、新增注册作者近250万人、海外活跃用户总数近2亿人……作为互联网时代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新文学样式,2023年,网络文学活力不减,作品精品化、主流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呈现出稳健向上的发展态势。
百花齐放 激发时代正能量
故事情节生动精彩、艺术想象丰富奇特、人物塑造代入感强,是网络文学重要的表现特征。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何种题材,精品创作已成网络文学的业界共识。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
数据显示,2023年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势头旺盛,新增作品约有20万部,总量超过160万部,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沪上烟火》勾勒出一幅上海风情画卷,《警察陆令》有着充满现场感的细节描摹,《金牌学徒》见证了技术工人、职业教育与中国实力的共同成长……可见,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向现实大地投注目光,发挥想象力优势,探索书写现实新路径。
科技科幻题材不断取得创新突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作家积极将人工智能等元素融入创作,体现了对时代的热诚关切和对未来的深入思索。历史题材创作工笔还原朝代风貌,体现出正确的人民史观。幻想题材创作高度成熟,多与流行元素、思潮融合,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创作热点。众多网络作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素材、创新表达。《我为中华修古籍》聚焦中华大典的修撰和流失文物的回归,《登堂入室》展现中华瓷器文化,《洛九针》以“技艺”为载体彰显墨家思想。“‘古言IP’离不开传统文化。读者通过作品对古代的传统技艺产生兴趣的话,会自觉地去进一步了解。”《洛九针》作者希行说。
长江后浪推前浪。2023年网络作家队伍代际更迭显著,多家网站“00后”签约作者占比超过半数。2023年新加入中国作协的网络作家中,90后作者占比五成。作家队伍的年轻化,使网络文学创作更多与流行元素融合。
作为依托互联网诞生的新文学样式,强互动性是网络文学的突出特征。作家创作与读者评论相互影响,原来单向的“创作-阅读”模式,已经转型为多声部、进行态的共同创作和交互阅读。多个网络文学平台推出了“段评”功能(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个段落的即时评论),网络文学正在形成一种文学的新形态,展现了媒介变革所带来的新的文学经验。
扬帆远航 开拓传播新天地
从网络小说连载到电影、电视、戏剧、动漫、有声书等多种形式的改编,2023年,网络文学的价值持续放大,IP产业链进一步整合,微短剧等新业态迎来爆发。
数据显示,2023年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授权总数超过3000部,改编动漫授权总数5000余部。改编自网络文学的《莲花楼》《长相思》《长月烬明》等影视剧、《希灵纪元》《大主宰》等动画热播。年新增微短剧改编授权800部左右,同比增长46%,部分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微短剧分账甚至突破千万。
“一键出海”、全球“追更”。作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兴力量,网络文学成为文化出海的亮丽名片。《宿命之环》以成熟稳健的笔法和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得到全世界读者的共情;《他站在夏花绚烂里》改编剧《夏花》以突破现实阻隔的爱情想象,登上多国收视榜单,带给全球受众无尽遐思;《功夫神医》融合武侠与中医元素,表现出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吸引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
AIGC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提升了网络文学的出海速度。翻译效率与准确度极大提升、成本极大降低,使困扰网文出海的翻译问题得到缓解。起点国际启动多语种发展计划,借助AI翻译上线多个语种,多个海外产品也将使用AI技术,提升翻译与传播效率,拓展目标国家及地区,扩大传播半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作品出海之外,中国网文运营模式、叙事手法也被广泛借鉴。据统计,各海外平台培养海外本土作者近百万。海外平台借鉴中国网络文学运营模式,开启原创内容的IP转化和产业链开发,营建全球IP生态。
时代浪潮不断奔涌向前,我们相信,年轻的网络文学在记录伟大时代、传递主流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上大有可为也必能大有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网络文学界要增强历史主动,强化责任担当,直面各种挑战,坚持守正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说。
(责编:王连香、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