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学青会竞赛成绩亮眼 检验和深化体教融合改革

发布时间:2024-12-05 16:03:37 来源: sp20241205

  学青观察│首届学青会竞赛成绩亮眼 检验和深化体教融合改革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11月15日晚在广西南宁圆满落幕。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广西体育局当天下午举行了闭幕前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本届学青会的整体情况,其中公开组和校园组的竞赛成绩亮眼,并检验和深化了体教融合改革。

  本届学青会共有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101个代表团、20360名运动员、近3000名裁判员、1.65万名志愿者、约6万名工作人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李辉在发布会上表示,本届学青会规格高、规模大,特色鲜明,组织一流,精彩纷呈,全面检阅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体现了体教融合改革的成果,“我相信一定能带动更多青少年了解体育、喜欢体育、参与体育、从事体育,发挥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应有作用。”

  本届学青会共决出了805个小项金牌,公开组决赛从7月1日曲棍球项目开始,一直到11月15日上午男子水球项目结束,历时4个多月。在公开组69个代表团中,共有54个代表团获得金牌,64个代表团获得奖牌,所有代表团在小项上均获得了至少前8名的成绩。据统计,本届学青会共有6人23次超11项世界青年纪录,2人1队3次超3项亚洲纪录,1人1队8次超2项亚洲青年纪录,此外,在射击、举重、田径等项目上还创造了一批全国纪录、全国青年纪录和全国少年纪录。举重、射击、体操、跳水等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涌现出一批好成绩和有潜质的青少年运动员。

  李辉还表示,这些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在本届赛事中崭露头角,令人耳目一新,“明日之星”已经在壮美广西冉冉升起。但是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他们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学青会闭幕后,体育总局将继续对标2028、2032奥运会,对标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对本届学青会呈现出的体育后备人才情况做全面梳理和分析,充分发挥学青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在发布会上表示,本届学青会校园组来自全国的8372名运动员在10个大项370个小项中,奋勇拼搏,取得了优异成绩。34个参赛代表团均获得了奖牌,其中有30个代表团获得了金牌。47人21队106次打破42项赛会纪录。传统强省各展优势、竞争激烈,西部省区实现了成绩突破,特别是西藏代表团获得1金1银1铜,改写了自1996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后27年无奖牌、无积分的历史。

  郝风林还介绍说,大赛期间,组委会成功举办了学青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由教体双方紧密配合,经各省级教育、体育部门审核推荐,共收到论文2423篇,评选出获奖论文928篇,其中176篇为案例专题论文。此外,组织了2个大会论坛以及3个平行论坛,以及121场大会报告和学术交流。针对青少年和学校体育领域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还设置了科报会学术墙报展、体育学术期刊展、体育文化展。在闭幕式上就加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发出《南宁共识》,发出了时代强音,引起了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郝风林进一步表示,本届学青会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全面深化了体教融合,二是充分彰显了青年学生特色,三是生动体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四是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教育部在部署教育系统开展“青春学青会”主题宣传活动,各地紧抓学青会举办这一重大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让青少年充分领略体育的魅力,把关注体育比赛的热情转化为参加体育锻炼的具体行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人民网记者 欧兴荣)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