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1:16:52 来源: sp20241123
“远看是纸,近看是瓷!”去年底,一条短视频火热出圈,吸引网友关注。画面中,砖头上放着一沓薄如蝉翼的白纸,如非近距离特写,很难分辨其白瓷的材质,造型和质感令人惊叹。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展出的400余件(组)陶瓷佳作中的代表。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像这样的佳作还有许多,这门手艺也仍在延续。
一抔瓷土何以成就万千姿态?传承千年的德化白瓷又何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中占据重要地位?何以在今天持续传递“海丝”情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明良,了解其中故事。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陈明良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商品之一,德化白瓷像一个符号,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声音。“因为瓷器不会腐烂,经上千度高温烧制后,可以保持很久,在不少沉没的海船中都发现了古代远销海外的德化瓷,比如‘南海一号’沉船。”陈明良说,德化制瓷技艺一代代传承至今,正是“烧”和“造”两种技艺的传承与完善,才成就了“中国白”的美,瓷塑作品神韵的流转和内涵的表达也成为评判标准。
德化白瓷以质取胜、以白夺目,题材多元、内涵丰富,其瓷塑更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精品。现如今,像陈明良这样的手工匠人师古而不泥古,通过丰富艺术题材、改良制瓷材料等方式,发掘非遗时代价值,推动德化瓷烧制技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瓷器呈现千变万化之美,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在他看来,没有创新的传承是没有生命力的,需要适应时代、适应社会,要让人认可,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延续。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要把德化瓷烧制技艺传承好、弘扬好,但一线工人的缺乏是眼下传承局限所在,大多数工人都在40岁以上了,出现了年龄断层。”陈明良表示,在此背景下,借助新媒体传播让更多人看到德化白瓷,这不仅是“吸睛”和“出圈”,也是弘扬的一部分。“这些年我也收了一些学生,大都从小就学习瓷塑,接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期待有更多热爱、踏实的年轻力量加入进来,让这抹‘中国白’更加生动。”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统筹:王一涵、雷渺鑫 摄制:刘昊、雷渺鑫 撰文:雷渺鑫 设计:杜丹、曾震宇
指导单位: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鸣谢:泉州市文物局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