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9:10:07 来源: sp20241124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今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决守住三农底线,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任务,有力有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为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高基数上再增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面积连续2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自给率实现两连增。油料面积迈上2亿亩台阶,产量超3700万吨,连续5年增加。肉蛋奶、棉油糖、果菜鱼供给充足。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重点县大豆玉米亩产分别提高19.9公斤、72.6公斤,对增产的贡献率超过73%,带动全国粮食亩产提高2.9公斤。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今年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各地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推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全国脱贫人口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截至11月底,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3293.9万人,超出年度目标274.7万人,稳住了脱贫人口60%以上的收入。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1750亿元,比去年增加100亿元,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到60%。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同比增长8.1%、高于同期全国农民平均水平。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
耕地质量继续提升
全面落实中央财经委第二次会议部署,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加快编制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方案,分区分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年度建设任务落地,已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为抵御自然灾害、保障粮食增产丰收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全方位、多举措提升耕地地力,加快盐碱地摸底调查,加强盐碱耕地综合利用谋划,积极推动开展试点示范。大力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落实好1亿亩年度保护任务。扎实推进南方酸化耕地等重点区域退化耕地治理,加强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建设,总结提炼成熟技术模式和经验做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完成88个试点县普查,全面完成287万个调查样点布设,外业调查采样181万个,约占全部样点的68%。
种业振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面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落实落地,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即将圆满收官,新收集种质资源53万份,抢救性保护了大果猕猴桃、樟木牛、黄唇鱼等珍稀濒危资源,初步摸清了资源家底,做到应保尽保。初步培育出一批耐盐碱小麦和短生育期冬油菜品种,国产白羽肉鸡品种市场占有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超过25%并首次走出国门,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华西牛、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加快应用。健全216个作物制种基地县、300个种畜禽场站、91个水产原良种场组成的良种繁育“国家队”,国家级基地供种保障能力提升到75%。
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强劲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生产中加快应用,精准播种、智慧灌溉、植保无人机等技术和装备大面积推广。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全国安装北斗终端农机已达220万台,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植保无人机总量近20万架,年作业面积突破21亿亩次。科技助力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效益持续提升,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农业产地环境明显改善,化肥农药持续减量增效,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4.1%。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整建制建设219个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8.3%。种养循环成效显著,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以上。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生物完整性指数均比禁渔前提升2个等级,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恢复向好趋势。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认定绿色、有机农产品超过6.8万个,全年全国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97.8%。
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乡村特色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各地突出生态优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做好“土特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台首部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启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并取得良好开局。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6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25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6万亿元,辐射带动1000多万户农民;累计建设1509个农业产业强镇,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800亿元,辐射带动1100多万户农民。
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
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面貌持续改善。今年以来,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延伸覆盖,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各地建立健全常态化清洁制度,推动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与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行管护。截至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73%,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3个百分点,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14万个村庄得到进一步绿化美化。95%以上的村庄有序开展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乡村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迈进。
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务实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乡村文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乡村文明风尚不断深入人心,移风易俗取得积极成效,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开展第三批“百乡千村”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认定了100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和100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推介了第五批32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和17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务实管用乡村治理方式,扩大覆盖面。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村改革重点任务稳步推进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农村改革重点任务稳步推进,扎实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健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能力稳步提升,截至11月末,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近400万个,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1.2万家,组建联合社1.5万家。全国超过107万个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服务带动效应持续增强。
(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