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8:02:22 来源: sp20241125
新能源行业的“数字大脑”
探访新型能源数字经济平台
走进位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的运营监测(控)大厅,一面硕大的显示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见大屏幕上密集展示着国家电网全域新能源并网项目,定时更新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的变化,数据可视化窗口还显示着国家电网新能源云平台上新能源接网服务和补贴审核的工作进展。
新能源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风电、光伏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但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立足国家能源转型和新能源行业发展,还需要应对并网服务、运行消纳、补贴管理、信息咨询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国家电网积极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碳达峰碳中和的业务深度融合,聚集全数据要素,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打造新型能源数字经济平台——新能源云。
国家电网新能源云上线至今,为新能源产业带来哪些新变化?又将如何服务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1
全流程接网服务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云”服务为新能源产业带来新气象
作为国家电网主导建设的新型能源数字基础设施,新能源云的研发早在6年前就已开始了。
2018年6月启动系统设计,广泛开展需求调研、统筹搭建功能架构、细化设计应用场景;2019年5月,聚焦新能源全流程接网服务功能验证,启动宁夏试点示范建设;此后逐步在公司所属27家省级电力公司全面部署应用,并优化完善规划计划、消纳计算、电价补贴、碳中和支撑等功能。2021年上线至今,累计接入新能源场站超580万座、装机容量9.2亿千瓦,服务各类企业1.6万余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新能源云平台。
“新能源云平台通过能源和信息的集成,形成能源数字经济网络,为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服务。”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林承桢评价。
6年筹划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云为新能源规划建设、并网消纳、补贴结算等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对整个行业带来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效率上。
去年底,浙江丽水莲都国禾新能源有限公司“万亩千兆”地面集中式农光互补复合光伏一期180兆瓦项目取得接入批复。从提交资料到批复,只用了短短9天。
“以前新能源项目接网需要发电企业线下向电网公司提交材料,涉及业务环节多,办理时间不易管理。”国家电网发展策划部主任师吴静介绍,新能源云通过规范各省公司新能源并网管理的标准,依托业务流程优化设计,打通公司上下主营业务各环节,推动公司核心业务贯通融合,并监测每个环节具体的办理时长,及时提醒业务办理进度,实现新能源项目接网办理效率的大幅提升。
围绕政府和社会关切,聚焦主营业务研发设计,新能源云上线后,方便了电源用户、电网企业、能源主管部门线上申报和审核相关补贴项目,加快补贴项目确权,解决了一批新能源投资企业的难题,也增强了新能源企业的投资信心。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发布47批可再生能源补贴项目清单。
随着功能不断优化、业务范围持续扩大,2022年6月,新能源云迎来又一次“升级”:平台在电源项目管理方面扩充了新型储能和常规电源等项目。至此,各类电源客户均可通过新能源云外网终端或手机APP办理接网业务,实现“业务网上办、进度线上查”,一方面支撑电源项目高效便捷接网,另一方面为能源主管部门及时掌握电源接入情况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如果你只把新能源云视为业务办理的“加速器”,或许小看了这朵“云”。实际上,它更像一座资源共享池,归集了新能源发、输、用、储全环节数据和信息,建立起“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和“全环节、全贯通、全覆盖、全生态、全场景”的新能源开放服务体系,以“数字驱动”方式对内实现新能源业务管理和服务全流程贯通,对外提供便捷高效的业务线上办理服务,打造新能源生态圈,创新新能源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2
连接全链条、涵盖全环节
发挥电网枢纽平台作用,打破信息壁垒
围绕“服务”这一核心理念,新能源云服务的最终目标是国家“双碳”目标,落脚点是广大客户。从启动建设以来,新能源云就一切从服务对象出发,开展需求调研和功能设计,旨在为能源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研究咨询机构、产业链上下游广大用户提供全景建站选址、全电源线上接网、全过程补贴申报审核、全域消纳能力计算和发布、全方位运行监测和信息咨询、全领域碳中和支撑等服务功能。
这么多的功能,新能源云是如何实现的?平台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实用性、经济性和用户应用的便捷性,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流程要求,研发了环境承载、资源分布、规划计划、厂商用户、电源企业、电网服务、用电客户、电价补贴、供需预测、储能服务、消纳计算、技术咨询、法规政策、辅助决策、碳中和支撑服务等15个功能子平台,以此推进“源—网—荷—储—碳”协同。从新能源云的系统设计蓝图上可以看到,各子平台根据功能设计接入对应的数据信息。其中,电网服务平台连接了供给侧与需求侧数据,是新能源云实现服务功能的关键所在。
吴静进一步解释道,新能源云发挥电网枢纽平台作用,打破各业务环节信息壁垒,动态掌握资源数据、电源规划建设运行、用电客户用能等情况,为后续能源电力保供和转型规划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参考。
打通了的数据又是怎样服务平台功能的实现?以新能源消纳问题为例。
确保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和消纳,关系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质量。以往,各省公司离线计算消纳,存在数据来源和软件方法差异、计算结果不易分析等问题。消纳计算平台通过对项目规划、建设、设备运行等数据的集中汇集和智能分析,可以动态评估各地区新能源消纳状况,滚动计算分区域、分省新能源消纳能力,预测年度及中长期的利用率、可接纳新增装机裕量等指标。
记者注意到,在新能源云上,最常见到的是关于各地平均风速、太阳能年辐射量、风功率密度的数据榜单,以及各类新能源资源分布图。借助这些可视化的数据,新能源云就如“顾问”一般,可以在支撑能源行业管理、服务社会公众、促进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例如,通过环境承载力、风光资源开发潜力研究等,为政府部门编制新能源规划、发电企业建站选址提供参考。环境承载平台、资源分布平台聚合了风力风速、太阳能辐射、天气预报等资源数据,以及亚米级高分高景卫星影像、土地类型、地形地貌等空间数据,一方面可为新能源出力预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辅助开展不同地区风光资源开发潜力研究,提出开发规模和布局的建议,为政府部门编制新能源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为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建站选址参考。
3
“一地一策”提供解决方案
从理念入手推动服务“双碳”目标
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的国网新能源云碳中和创新中心,也有一面与运营监测(控)大厅相似的大屏,滚动更新着当地数千家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用电、用煤、用油数据,以及市县两级碳排放量、煤电油气热消耗量等信息。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2021年即成为新能源云的“碳路先锋”,依托新能源云,打通经信、电力、统计、发改、金融机构等数据,贯通“碳—能—电”数据链条,通过数据共享与融合,实现碳排放数据的统计与核算。每季度,相关结果将以“碳效码”的形式反馈给企业。
记者了解到,“碳效码”一码三标识,为企业建立五级碳效等级,实施企业碳效水平、效率、中和三个维度对标,让碳效评价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可感的指标。“碳效码”不仅仅用于监测耗能,同时可通过推动节能减碳技改,助力“绿电交易”,深入开展“供电+能效服务”,开发绿色金融产品等,对企业节能降碳起到支撑作用。
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为社会和企业提供碳中和支撑服务,是新能源云的功能之一。自新能源云上线以来,国家电网发挥平台引领作用,依托新能源云打造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在公司总部以及浙江、天津、新疆等地,试点建设“碳监测”“碳效码”“碳普惠”等应用场景,为政府和企业开展工业降碳、绿色金融、零碳示范、全民减碳等提供“一地一策”的特色化解决方案,以数智化手段服务“双碳”目标落地。
在公司总部实现了公司系统各单位碳减排贡献力、办公绿电消费等监测;在浙江,依托新能源云建设浙江省工业碳平台,接入全省4.9万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首创碳效对标模型,建立权威的工业碳效评价体系,得到有关部门和方面的认可和肯定;在天津,新能源云天津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接入了九园工业园区181家企业和小辛码头村88家农户的能源消耗数据,通过全时、全景、全流程的动态碳排放监测,推动园区产业升级和乡村生态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云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国家电网将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全力建设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碳中和支撑服务、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等应用服务,落实好国家“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要求,深化应用推广新能源云,让新型能源数字经济平台在推动能源转型、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