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3:12:06 来源: sp2024112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育有助于提升人们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在立德树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伴随着“文博热”,各地博物馆、美术馆积极拓展美育形式和空间,开展“社会大美育”实践,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暑期来临,许多博物馆、美术馆推出多种特色活动,为亲子游、学生“充电”等提供了好去处。丰富多彩的项目策划与实施,既折射出新时代博物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又给当下与未来的探索以引导。
夯实根基
供给“基于实物的教育”
博物馆、美术馆较之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特性在于:以实物为基础,供给“基于实物的教育”,即为观众提供与实物“遇见”并收获多重感官体验的机会。物的真实感,有利于培育实证思维,帮助人们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博物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开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收藏、研究、展示等各领域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文博场馆不断以展览为主要媒介开展教育活动,追求“展教结合”,并通过“物”讲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比如,首都博物馆推出的“读城”系列展览,就是为青少年儿童量身定制的大型沉浸式、互动式展教融合项目,通过设置问答板块、拼图游戏等形式,引导目标观众轻松了解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该系列展览的成功举办表明,为青少年儿童提供融学习与娱乐于一体的美育情境,是博物馆、美术馆的显著优势。事实上,契合未成年人兴趣的娱乐元素的加入,可寓教于乐、激发好奇心、强化接受度。文博场馆公共教育项目带来的多重感官体验,有助于青少年儿童建立起自身与现实生活的真实连接,进而启智润心。
博物馆、美术馆往往被定位为未成年人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值得信赖的器物信息资源。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正在创新设置特殊互动区,以“实物”为观众提供全新体验。例如,中国考古博物馆设置了触摸文物标本互动区,在确保安全和相关举措完备的前提下,鼓励观众触摸古陶片,从而真切感知文物的质地和工艺细节,加深对文物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理解。此外,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空间也正成为博物馆、美术馆创新美育内容和形式、丰富观众体验的重要园地,如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修复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修复展示馆等。暑假期间,还有不少博物馆、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以夜游项目拓展美育形式。比如,今年上海市45家博物馆于暑期周末晚间开展“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为观众提供“特展+活动+文创+社交+生活”的综合体验。其中,“实物”将发挥重要作用,让观众更直观深入地在夏夜体验历史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
拓展路径
进一步与中小学教育结合
随着博物馆、美术馆对未成年人实行减免费开放,我国中小学利用文博场馆学习的机制正逐步形成。同时,越来越多的场馆或开发系列馆本课程,或助力校本课程开发等,推进馆校合作、文教结合走向深入,在为青少年儿童教育服务、重点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切实融入中小学教学计划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其实,博物馆、美术馆与学校协同育人,是推动美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馆校合作可以更好地给予青少年儿童知识和信息,进而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养,如信息获取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这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润物细无声地将真善美转化为其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的合作为例,双方建立了“课程研发协作体”后,学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均可利用国博资源进行系统学习。课程还实行“双师制”授课,由博物馆工作者完成馆内讲授任务,由学校教师完成教室内讲授任务,两部分教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当然,博物馆、美术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馆校合作,更不能局限于馆和校,而是覆盖了政府部门、学校、博物馆和美术馆、家庭、社区等的系统工程。它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馆、校为“主体”,并尤以场馆的积极主动为先。目前,这类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还需在制度推动等方面久久为功。
时下,如火如荼开展的研学旅行,也为博物馆、美术馆进一步与中小学教育结合提供了契机。比如,天津美术馆依托丰富的地方旅游资源、馆藏文物资源、专业人才优势和馆校合作机制,推出“美的旅程”文旅研学项目,并逐步形成“古味津韵文化游”“城市漫步”“美术馆里的思政课”三大板块,成为青少年儿童教育的“第二课堂”。暑期以来,浙江自然博物院、陕西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等文博单位也陆续推出特色研学项目,以多种形式打造“行走的课堂”,更好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当然,当下博物馆、美术馆在研学中扮演的角色还有限,仍存在一些质量不高、流于形式的研学活动。如何开发一批立德启智、特色鲜明的研学精品线路和课程,构建研学资源网络,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博物馆、美术馆还需持续探索。
开放包容
滋养美好心灵
美育是路径,而非终点。博物馆、美术馆旨在通过美育滋养美好心灵,提高公民综合素养,甚至是助力实现这样的社会:每位公民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度过丰富的人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并且其学习成果能发挥价值。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景,博物馆、美术馆越来越注重从分众化、一体化、衍生化等维度来策划和实施教育活动。
分众化,即文博场馆根据服务对象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实行差异化项目管理,且同步合理调配馆方资源,从而使“观众”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由许多个性鲜明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比如,江苏省美术馆推出的“与美相约——大众审美感知体验课”,其中的导赏、互动体验主要面向未成年人,版画艺术书展、版画工坊面向青年,学术讲座主要面向23岁至70岁的艺术爱好者、从业者,非遗传承活动则面向全年龄段受众。多样化的“菜单式”供给,更好满足了大众的美育需求。
一体化,一方面聚焦“广度”,意味着博物馆、美术馆的教育活动开展不局限于观众的实地参观阶段,也包括参观前和参观后两阶段。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等都在应用三阶段原则,循序渐进、富有针对性地策划与实施各阶段活动。另一方面聚焦“深度”,因为参观展览本身即是最基本和普遍的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场馆基于展览开展一系列延伸和拓展型教育活动。
衍生化,即博物馆、美术馆围绕某个主题,开发一系列不同内容和形式的项目,以多元供给,达到“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功效。像浙江美术馆的“无界之归——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就打出了一套包括作品工作坊、讲座、快闪剧场等形式的“组合拳”。
让美的力量辐射至更远的地方、抵达更广的人群,不少博物馆、美术馆围绕“卓越与平等”的理念展开多元实践。故宫博物院在其官方网站上线“我们的故宫”教与学资源,供社会各界免费下载利用;武汉美术馆推出“艺术的分贝:听障人群美育项目”,用艺术之美点亮特殊人群的生活;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的“社会大美育计划”,推动更多文博机构打开“围墙”,成为大众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美育大课堂……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加入开展公益性美育活动的行列。
美在浸润,育在融合。博物馆、美术馆应全方位理解“浸润式美育”的学理内涵与实践特征,充分发挥在社会美育中的价值与作用,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之路。博物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不断完善,将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氛围。
(作者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4日 08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