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果香书香(我与一座城)

发布时间:2024-12-06 02:33:27 来源: sp20241206

  闽江自武夷山麓一路南下,开始是涓涓细流,江流蜿蜒,染绿了夹岸山峦。建溪、沙溪,诸多的碧水清滩汇聚于山城南平,遂成巨流。这一派流水,洋洋洒洒,直奔东海。所到之处,一路花香伴着果香,茉莉、缅桂、柑橘、龙眼、荔枝、芒果,铺天盖地的香气氤氲。花果香一路伴随,这就到了三塔鼎立的省城,但见闽江从城中悠悠流过。群山夹峙中,一泓清流,映照着这里的佛塔和寺庙。从那里传出了佛号弦诵之声。这就是我的家乡福州往日的风景,人称此乃有福之州。有一首古诗唤起了我旧日的记忆:

  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窗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这里说的是除了花香果香之外,由满城的读书声夹带而来的另一种迷人的香气:这就是书香。这首题为《送朱叔赐赴闽中幕府》的诗的作者是南宋的吕祖谦。诗人为我们带来了遥远年代的特殊的文化记忆。记得幼时,我家在城中如今被称为“三坊七巷”的郎官巷。每天夜晚,市集散后,街巷寂静。此时家家亮起灯火,四围响起了琅琅书声。那是童蒙识字的读书之声,其声悠悠,其乐融融,我在其中。

  像这样描写福州读书之盛的诗文还有很多。有专讲读书的,表现了福州的风雅:“等闲田地多栽竹,是处人家爱读书”(龙昌期);“天涯何代无逋客,海上千秋有讲坛”(叶向高)。福州人认定,三坊七巷里有大智慧:“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陈衍)。

  闽省旧称“蛮荒之地”,文化并不发达。晋室东迁,衣冠南渡,带来了中原文化,滋润着这一方土地。在宋代,一代大儒朱熹在八闽大地开坛授徒,极大地传播了儒家文化。有宋一代,蔡襄、曾巩、陆游、辛弃疾这些名家,都在福州留下了足迹和声音。他们是传播和繁荣文明的一代人,他们致力于当地文化的建设。正是他们的到来,为这片大地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家有洙泗,户有邹鲁”“比屋为儒,俊选如林”。跟随着前人的足迹,这里走出众多学者、作家和诗人。

  八闽子弟也真的没有辜负先辈的期望。他们以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回报。福州后来成了东南的全盛之邦,获“文儒之乡”的美誉。史载,福州文庙保存的历代进士名录中,共有进士四千余名,其中有宋一代占了两千六百多名。在我有限见闻中,近代以来,福州人因好学和勤奋,造就了令世人瞩目的文化业绩:第一位“翻译家”是不懂外文的林纾,他在他人协助下“翻译”了百余部西方名著;第一位用外文写作文学作品的是陈季同,他的法文小说被翻译成英文、德文、丹麦文等多国文字,陈季同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演讲时,听众中就有罗曼·罗兰,于是他被写进了罗曼·罗兰的日记;再有,第一个翻译赫胥黎《天演论》的是严复,他为中国翻译界提出了至今仍是经典的“信、达、雅”的标准。

  我本人也是在深巷的书声中告别了童年。童年是如此令人怀念。难忘的是我幼年的记忆。我的家是平常人家,母亲是平常的乡间女子,没有上过学,不识字,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但她十分敬重文化,“敬惜字纸”是她给我们的最初的、也是始终的家训。母亲经常用雷公雷婆要打不敬字纸的人来“警示”我们。她目不识丁,却随时俯身捡拾有字的纸张。母亲一生育有五男一女,家境虽是贫寒,却奇迹般地让所有的子女都读书识字。在福州,知书达礼、目光向着世界是一个传统。因为方言复杂而全民学习普通话,是一般的气象。记得作家张洁对我说过,在福州没有语言的障碍,福建是全国普及普通话的模范。

  我常想,决定一个城市的悠久生命力的,不是铺天盖地的高层建筑,也不仅是异常发达的现代科技设施,而更应是它的历史文化。一篇《岳阳楼记》使一座城市天下闻名,历史悠久的岳麓书院,因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也是如此。文化的传承是无形的,却是永恒的。幸好福州的三坊七巷给我们保留了这自豪的记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8日 2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