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20:43:52 来源: sp20241227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进一步深化了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培养更优秀的教师、办更好的教育提供了遵循。中国传媒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贯彻落实见行见效。
一、把准三重逻辑,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要义
教育家精神涵盖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理解和把握教育家精神实质,需要厘清其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历史逻辑:教育家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和师道精神的时代传承。教育家精神不仅蕴含着“因材施教”“知行合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仁者爱人,有教无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等传统教育智慧,也融入了至诚报国、胸怀天下等新的时代特质,其内涵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结合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领悟教育家精神,将有助于更好理解其历史源流和文化根脉。
理论逻辑: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先后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要求,继而强调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再到总结提出教育家精神,显现了一脉相承的期望和一以贯之的嘱托。六个方面结构严谨、内在统一,从政治、品德、职责、思维、情怀、格局等多角度对教师群体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师素养体系,构建起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理论框架。
实践逻辑: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价值追求。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将更加凸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重任在肩。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性、复杂性以及教师工作的独特性决定了亟需教育家精神引领的迫切性。教育家精神的提出,对破解教师伦理困境、树立教师队伍的共同价值追求,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学知识体系,丰富和拓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涵养高尚师德,大力培育和弘扬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为教师群体划定师德高标,提供师德参照,无疑是对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现实需要的观照回应。中国传媒大学坚持把教育家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激励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者、践行者。
强化理论学习,掀起教育家精神学习热潮。通过校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专题学习,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集体学习,举办教师骨干群体读书班,由校党委书记、校长领学,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报告,编发教育家精神学习材料,加强教育家精神学习宣传。
强化荣誉激励,推进教育家精神涵育养成。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教职工荣休仪式暨师德传承典礼,突出教育家精神宣传教育和典型示范。组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讲述育人故事活动”,强化教育家精神思想认同与情感共鸣。完善教师荣誉体系,设立、评选、表彰“三牛奖”,激励广大教师树牢“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强化人才培育,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教师自觉追求。创新提出人才评价“十字方针”并应用于教师发展全过程,引导教师产出高水平成果、做出高质量贡献。启动学术、教学、创作三类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完善从博士后到青年拔尖人才、“金核桃”人才,再到致力成为“大先生”的人才培育链条,支持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成为教育家型好老师。
三、坚定强国志向,着力践行教育家精神
践行教育家精神,不仅是教师队伍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推进强国建设的时代呼唤。中国传媒大学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把教育家精神融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答好“强国建设、中传何为”的时代问卷。
把教育家精神融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创新提出思政课建设“三项举措”,着力提升关键课程铸魂育人成效。构建课程思政、作品思政、实践思政、项目思政、活动思政“五位一体”的大思政育人格局,着力培养更多“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英才。
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建强“国际传播”国家队。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建强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舆情实验室、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建好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开设国际传播白杨班,构筑国际传播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提升。
把教育家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引领传媒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梳理教育家精神的中传实践,汇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建设力量。全面启动“应对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思维素养,引领重构智能传媒教育体系。持续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培育“教而优则教,研而优则研,创而优则创,管而优则仕”的人才沃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卓越教师。
(责编:李依环、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