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守护乡愁 广西百年华侨古街焕新

发布时间:2025-01-04 11:51:20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社 玉林2月9日电 题:守护乡愁 广西百年华侨古街焕新

   中新社 记者 黄艳梅

  中国农历龙年春节将至,走进广西最大侨乡玉林市容县杨梅镇杨梅古街,只见喜庆的红灯笼高高挂起,村民忙着包粽子、做年糕,备年菜,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古朴的青砖墙,精美的木雕……在这条拥有260余年历史的华侨古街上,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具有南洋风格的骑楼。这些骑楼建于清朝时期,为当年杨梅籍华侨从东南亚返乡所建。

近日,在广西最大侨乡玉林市容县杨梅镇杨梅古街,喜庆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味十足。王伟臣 摄

  杨梅古街上,潘美洺一家正忙着蒸制当地特色年糕。“我们采用传统手法,将泡过水的糯米磨成米浆,加上白糖和木鳖果浆汁,蒸上6个小时,香甜美味的年糕就出炉了。”潘美洺说,年糕寓意“年年高”,是春节的印记,也是海外侨胞的乡愁味道,他家每年要制作1000余个年糕供乡邻及海外侨胞食用。

  杨梅镇是容县的重点侨镇,素有“侨中侨”之称。据统计,祖籍杨梅镇旅居海外华侨华人有15万人,镇内有归侨侨眷侨属4.8万人。其中,长约600米的杨梅华侨古街有400余户居民,海外华侨华人2000余人,是远近闻名的“华侨街”。

  漫步杨梅古街,“侨”元素随处可见。据当地村民介绍,曾经的杨梅老圩商贾繁荣,共有200余间店铺,有侨发祥、宏昌号等4家侨汇庄(侨批馆),曾是容县第二大商贸集散地。

  在杨梅古街梅江河畔,仍保留着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的候船碑亭和码头古道,这是当年容县乡亲离乡闯南洋(出国去往东南亚地区)的起始点。乡亲们经绣江、西江进入珠江入海到达马来西亚等地,从海外汇返的侨汇也是经此途回到家乡。

近日,在广西最大侨乡玉林市容县杨梅镇杨梅古街,经修缮后的侨发祥侨汇庄对外开放。王伟臣 摄

  悠悠乡愁,浓浓乡情。依托底蕴深厚的侨乡历史人文,当地深挖侨力资源,打造侨乡文化,筹集资金建设了“侨心桥”,修缮了侨发祥侨汇庄,建成侨文化展馆,还修建了“义渡碑亭”、梅江河畔景观步道等。

  据杨梅街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黎辉介绍,2019年以来,杨梅街村累计投入15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建设侨村,其中村民、华侨华人及各界人士捐资超过100万元。在2023年4月举办的“情聚侨乡美·乡音播全球”活动上,海外侨胞、侨眷侨属累计捐款160余万元支持家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百年古街焕发新活力。“这几年,村容村貌越来越美。特别是桃花盛开时节,我们都成网红景点了,每天都有几千名游客前来踏青赏花、寻幽访古,领略侨乡文化魅力。”村民李小坤说。

  据悉,杨梅镇于2023年12月被确认为第十一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杨梅镇党委宣传委员许伶俐称,当地致力保护好侨乡文化,从点到面打造集文化旅游研学为一体的杨梅华侨文化古镇,留住海外侨胞“根”的记忆,赓续海外侨胞“乡”的情怀。(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