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沃土造良田 闲地“土生金”

发布时间:2024-12-23 05:33:32 来源: sp20241223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人多地少,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国之大计,党中央、国务院向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深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怎么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利用好耕地?怎么才能够充分高效地利用好土地资源呢?

  在湖南浏阳市丰裕村,种田“老把式”伍庆良正忙着组织劳力除草疏浚,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对现在耕地土质是赞不绝口。

  肥沃的耕作层让伍庆良对水稻丰收充满了信心,不过,很难想象,这片土地已经多年没种过主粮了。上世纪90年代,村办冶炼企业由于环保不达标污染了村里的灌溉水源,企业被关停,经有关部门鉴定,村里近1700亩耕地被划为严格管控类耕地,退出水稻生产。

  这些多年以种水稻为生的村民如果改种旱作物,一时间也没有资金和技术,不少人选择将自家的耕地流转,外出打工,不少耕地也因此而荒废。

  这样的耕地是不是就只能一直闲置荒废呢?实际上,如果土质能得以大幅度改良,还可以被重新盘活利用。2020年,这样的机会来了。这一年,长沙黄花机场改扩建工程启动,作为国家民用运输机场建设的重点工程,经国家审批,项目共计需要占用机场周边耕地2000多亩。

  重点工程要建设,耕地也要保护。这千亩表土优良的耕地如果就这样直接被建设占用,将是巨大的损失和浪费,怎么办呢?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就已经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耕地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和底土层,其中耕作层由于土壤物质转化快,通透性好,养分含量高,被誉为耕地的“灵魂”。经过专业机构检测,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所占耕地耕作层肥力高,适宜农作物生长,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土壤资源。于是,湖南自然资源部门要求机场的工程方不仅要按照“占一补一”的要求保证补充耕地数量,还要求对耕作层实施剥离再利用。

  工程涉及的耕作层土方总量40多万立方米。怎么给这些耕作层“找新家”成了首要任务。经过论证,距离机场20多公里且耕地集中连片的浏阳丰裕村符合要求,当年被荒废的1700亩耕地正好可以用这些厚度约30厘米的耕作层来覆盖改善土质。一边是农田耕作层“虚位以待”,一边是重点项目涉及的优质耕作层要“落地”。一场沃土的“搬家”,就此展开。

  2022年2月,这场耕作层“搬家”工程正式开启,与此同时,丰裕村也紧锣密鼓开工,为了让新运来的优质土壤“住”得舒服,当地对村里原有的土地撒生石灰、深翻耕,压实犁底层。

  土地的变化牵动着水系和路网,为了改善耕作条件,村里一方面挖高填低,同时修建田间水渠28000多米。

  改造后的耕地平展宽阔,更适合机械化作业,吸引了不少村里种粮大户的目光,伍健平就是其中之一,从改造工程开始,他就时刻关注着工程进展,不过,对这样新改造的耕地他还是有些担忧。

  湖南浏阳市永安镇丰裕村村民伍建平:“像这种大规模的剥离再利用不但是我们周边,我相信湖南省之内都没有这种做法,所以大家还是抱着比较迟疑的态度,这个土能不能种下去,能不能种好。”

  为了消除这样的担忧,当地政府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两次对耕地的土质进行检测。

  湖南浏阳市永安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曹广:“检测结果显示,农药残留、重金属、酸碱度、无机盐的含量都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以后还会每年检测一次。”

  为了进一步打消种植户的顾虑,村里决定先试种400亩油菜,几个月以后,油菜花开,遍地金黄。

  试种的油菜获得丰收让种粮大户伍健平吃下定心丸,2023年3月,他与村里签订了10年的种粮协议。

  种粮“老把式”伍庆良从外地回乡,加入了种粮队伍。

  如今,丰裕村沉寂已久的农田又热闹了起来。

  除了对表土剥离再利用来保护耕地,为了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近年来,各地也在积极推进田长制、耕地复合利用、经济激励机制、占补平衡改革等做法。而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优化耕地南北空间格局、山上山下布局,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副司长苏强:“聚焦耕地保护中的底线要求,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违法占用耕地等情况进行考核,聚焦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严格实行一票否决,通过严格考核切实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

  除了保护好耕地,如何充分节约集约利用好我国城镇中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存量建设用地,也是土地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合肥市包河区的合柴1972文创园,一幢幢年代感十足的红砖厂房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这里拍照、打卡。

  这些建筑都是原合肥柴油机厂的老厂房,极具年代感,还有家电故事馆、当代美术馆等城市新地标。不过,就在10年前,这个区域还是一个布局散乱、功能不合理、用地粗放问题非常突出的低效用地。九十年代,因为各种原因,柴油机厂走向衰败,直到2011年,厂子彻底停产,大量土地荒废闲置,周边的道路环境也越来越差。

  合肥柴油机厂片区处于城市核心区域,片区总规划占地1500多亩,有闲置厂房、城中村及部分零星闲置土地,形成了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孤岛”。2018年,当地政府决心要盘活这块闲置土地,不过却发现一系列问题:拆迁拆不掉、收储谈不拢、原使用权人退不出、新产业进不来,配套也跟不上。这个区域的土地盘活利用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改造迫在眉睫,但是怎么改,意见却有些不统一。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副区长韩光辉:“有的说就全部拆掉,重新规划重新建设,按照大都市这种方式来搞,还有一种方式说合柴在合肥市承载了很多记忆,它的建筑有很多价值,能不能保留下来。”

  在改造过程中,当地实施老厂房活化利用,引入艺术展览、数字媒体、文化传播、设计服务等新业态企业137家,实现了“腾笼换鸟”。

  为了进一步形成合力,真正盘活这片土地,合肥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各个环节,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力,把老厂房、城中村和闲置土地等统一规划、进行片区综合开发。

  经过数年的改造利用,合柴1972文创园2023年营收达3.5亿元。通过规划引领、机制创新,合肥市共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04万亩,把104个城中村约3.4万亩用地纳入到改造单元推进实施。如今,全国范围内的更多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正在不断得以改造盘活、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副司长莫晓辉:“去年以来,开展了新一轮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在北京等15个省市的43个城市进行改革探索,主要是从规划统筹、收储支撑、政策激励和基础保障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促进地方在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方面提供更好的政策的路径和措施。截至目前,已经累计认定了城镇低效用地169.55万亩,启动实施再开发136.15万亩,成效比较明显。”

  土地资源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要保护好土地资源,就要继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用“长牙齿”的硬措施牢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同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优化土地管理,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保耕地、守红线、促集约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