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8:56:58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网 北京10月23日电(薛凌桥 林卓玮)“碳排放、气候变化以及环境保护一直以来都是法中合作持续关注的方向。气候问题作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应对。”10月21日,由北京大学与巴黎政治大学联合主办的“北大-巴政气候周——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呈现”开幕式在京举办。期间,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Nocolas Pillerel)作如上发言。
裴国良指出,在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面前,包括政府、商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参与其中。法方支持中方实施的一系列环境倡议。他表示,北大-巴政气候周活动的举办对于开展中法气候合作新篇章、构建未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在开幕式上发言。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供图“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系统性问题,具有相当地复杂性,并将对政治、经济和贸易等议题产生影响。”开幕式环节,欧盟驻华代表团气候行动与环境事务一等参赞骆浩君(Laurent Bardon)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他介绍称,中国和欧盟都提出了具有雄心的碳中和目标。中国提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欧盟委员会也于2024年2月建议,到2040年,将欧盟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90%,这将推动欧盟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在此基础上,他呼吁全球各方应设立应对气候危机的机制,号召全球各国出台有关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的报告。
中国和欧洲,分处亚欧大陆,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如何相处、怎样作为,关乎着亚欧大陆的繁荣,牵动着全球格局的走向。
“中国和欧盟相互依赖,需要通过沟通与合作增进彼此间的了解。”骆浩君说。
绿色先行,中国在行动。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累计装机占全球比重接近40%。截至2024年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16.8亿千瓦,风电和光伏装机之和达12.06亿千瓦。
谈及中法两国在气候领域的责任担当,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致辞中表示,中法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对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引领性意义和作用,特别是携手推动全球197个国家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通过《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制度的总体框架,具有关键里程碑意义。
他呼吁全球各国继续遵循,落实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巴黎协定》的目标原则,加快多边进程,加深国际合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注入更多确定性,持续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建设气候韧性社会。
图为出席气候周活动的部分与会嘉宾与两校师生代表合影。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供图2024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中法环境月亦于本月拉开帷幕。值此之际,以“同一片天空下”为主题,本次气候周活动将有助于深化中法两国在气候领域的共识、增进合作,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创新机制。
“中法关系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在推动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到鼓励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下,中法两国的合作将推动全球进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及驻中国、韩国、日本、蒙古国和朝鲜代表夏泽翰(Shahbaz Khan)如是说。他强调,青年在全球气候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青年所具备的耐心、创造力和决心等特质,将有助于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为完善全球治理,夏泽翰建言称,各国应着力培养兼具气候意识和环境责任感的年轻力量,赋予其应对未来挑战的权力,在决策过程中扩大青年学者的声音。
本届气候周活动由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与巴黎政治大学环境转型研究所联合承办。(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