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12-30 17:27:35 来源: sp20241230

原标题:秉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是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等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本质规律和发展逻辑,推动形成校地融合共生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努力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统筹推进一体发展新范式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到来,对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大责任,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有机关联,抢抓发展战略机遇,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三位一体”统筹部署,高校要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上创新发力。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校学科设置,不断实现优势学科集群与区域创新产业集群相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与地方人才战略举措相融合、科技创新研发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文化传承与地方文化品牌塑造相融合,源源不断、有的放矢,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更多智力支撑。

   聚焦“双向奔赴”校地共赢。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高校的使命任务,要通过深度对接政府职能部门,探索建立产业项目专班等形式,搭建“多院一区域”“多院一部门”跨学科服务架构对接产业集群,通过联合大院大所、实施揭榜挂帅科研攻关等方式,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汇聚人才队伍,把握引育用留第一资源新态势

   高校引才用才的价值观直接关系着学校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度,必须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有重点保护、有计划培养、有选择引进。要善于借智借力,用好地方人才资源“蓄水池”,共建共享“高精尖缺”人才引进、青年人才成长、科技工作者发展平台,切实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为科技创新、教育教学贮蓄动力源。

   高校要注重人才引育与提升学科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树牢精准引才理念,围绕学科发展需求,以打造优势学科高峰、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为重点,精准配置人才引进资源。要通过青年学者论坛、海外直招等举措招贤纳才,重点引进学科急需的领军人才。厚植育才沃土,营造人才发展好生态。

   涵养“用才”环境,完善人尽其才新机制。高校要深化评价机制改革,助力教师找准赛道加速成长,构建人才分类评价体系,鼓励和推动教师分类发展,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新局面,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实施岗位聘用动态管理,创新考核激励机制,优化离岗创业政策环境,强化人才人事服务保障,引导科研创新脱虚向实,推动校内科研成果向生产线转移转化。

  促动人才牵引,打造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新引擎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高校要充分把握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机遇,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提升行业产业发展竞争力。

   强创新,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变革。一方面,要真正摸清科研团队、研究方向、研发潜力的实际家底,真正掌握地方、行业、企业需求,以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优势对接地方新兴产业的现状和规划,培养科创后备力量,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要坚持“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互促互进,切实推动科技服务提质增效。

   强结合,推进科研目标设置科学。高校要紧贴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准确把握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打造与学校科研创新的深度嵌入点。立足服务企业技术研发,深入开展基础研究,激发科技创新源头动力,不断助力地方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加速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强实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高校要依托特色优势学科,聚焦小切口、真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将工作重心落到地方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和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上来,全面推进重大校地合作。发挥高校人文社科“先头部队”作用,依托高校智库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推动和促进城市创新发展。

  突出一体支撑,激发反哺教育内涵发展新动力

   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是高校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内生需求,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战略性支撑作用,为完善自身建设提供动力源泉。高校必须发挥好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优势、智力优势,利用科研成果持续反哺高质量发展。

   锚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出发点。高校要跟进科技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升级换代传统专业,汇集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优势,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用高水平研究成果助力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群,持续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

   把握服务地方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点。高校要顺应国家发展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合新兴学科人才资源,着力推进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聚焦地方先导产业领域,与地方现代产业体系进行“强链接”,推动多领域全方位合作。

   找准健全“三全育人”培养体系的落脚点。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塑造,全面提升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急需人才。

   (作者:顾菊平,系苏州科技大学校长)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