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中国丨一捧“圪梁土”,一碗“沁州黄”

发布时间:2024-12-31 04:44:58 来源: sp20241231

被称为“碳水天堂”的省份有不少

而在杂粮领域

山西享有独特地位

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

不仅种类繁多

谷子、高粱、燕麦、荞麦等

产量也是位居全国前列

山西小米

则被誉为“王冠上的明珠”

“金珠子、金珠王,金珠换不来沁州黄”

谷子又称“粟”

脱壳后便是小米

属于禾本科狗尾草属

起源于黄河流域

驯化栽培历史上万年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

2022年

全国谷子播种面积83.98万公顷

总产量261.8万吨

其中山西21.91万公顷

产量52.8万吨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

黄土高原东部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山地、丘陵占80%以上

适宜发展杂粮产业

作为主要杂粮的谷子

在各地市都有广泛种植

长治市沁县出产的

沁州黄小米

以皇家贡米而久负盛名

系山西小米的代表

色泽自然、状如珍珠

米油醇厚、清香扑鼻

绵软可口、营养丰富

被称为“金珠子”

当地还流传着一句谚语

“金珠子、金珠王

金珠换不来沁州黄”

用沁州黄小米熬的小米粥

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浓稠、厚重的米油

米粥渐凉的时候

可以用筷子在表面揭起皮来

也叫“圪晾皮”

再凉又可以揭第二层

之后还可以揭第三层

直至冷却成凉粉一般的块状

口感软、润、香、滑

精耕细作,为品质小米护航

沁县位于山西东南部

东依太行山、西屏太岳山

属丘陵山区

梯田坡地较多

地势高燥、光照充足

浊漳西源纵贯全域

县域内深褐红色的黏性土壤

适宜优质沁州黄谷子生长

沁县人讲究

“尊重自然、耕读传家

惜土为命、以求永续利用”

轮作倒茬、秋耕壮垡

卧羊施肥、谷耧播种

是属于传统农耕的智慧

小满下种、寒露收割

种前要三选(选地选种选肥)

三墒整地下种

种谷把三关

谷地过“三锄”

……

每一个环节

都力求“顺天时,量地利”

进入产业化经营阶段后

统一技术规程、种植品种

施用专用谷子配方肥

让精耕细作

变得更加可感可知、可量化

有机、绿色沁州黄谷子种植地块

要选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

岭地或二阶地

土质为红壤土、红沙土或壤土

实行“谷子→大豆/薯类/玉米→谷子”

两年一轮作的模式

以确保沁州黄小米的品质

给山西人一袋小米,还你一桌“小米宴”

“没陈醋不吃菜,杂粮饭店到处开”

被称为是山西饮食一大怪

莜面栲栳栳、莜面墩墩

莜面谷垒、莜面饸饹

荞面碗托、碱水窝窝

沾片子、拨烂子、合愣子

……

山西人总能凭借

无限的想象和高超的技艺

刷新人们对面和饭的认知

光是小米一种

就能撑起整个宴席

小米发糕、小米丸子

小米百宝福袋、金米焗牛柳

什锦小米时蔬卷、沁州黄甜饭盅

小米面煎饼、小米粉蒸肉、小米蒸排骨

小米焖饭、小米和子饭

小米豆腐虾仁丸、腊肉焖小米

……

没有一捧小米打不开的局面

在小米加工方面

山西人同样没有创作瓶颈

小米锅巴、小米饼干、速溶小米粉

算是常规产品

沁州黄小米配以

小麦麸皮、谷糠、大曲、食盐

采用传统酿造工艺

经过数年酿制后

生产的黄米醋味道柔和浓郁

酸味醇和、回味悠长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对于山西人来说

吃遍万千美味

最眷恋的还是那碗金黄

全国特产“大摸底”

你还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荐?

人民网《好品中国》栏目

与你一起

发现更多“中国好品”!

来源|人民网

总策划|张玉珂

监制|李娜 马立明 刘云

策划|翟巧红 行家玮

记者|马莹 卢鹏宇

字体|万祥生

设计|王远希

支持|沁县县委宣传部 沁县农业农村局 沁县融媒体中心 沁县沁州黄镇人民政府

(责编:杨曦、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