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22:16:31 来源: sp20241121
中新社 惠州11月8日电 题:台青“接棒”家族产业扎根惠州:历练中收获成长
中新社 记者 孙秋霞
理工科出身的“85后”台湾青年杨博弘,平素是一个特别爱钻研的人,自从2015年到广东惠州“接棒”家族产业后,他不断开拓新产品,并对工厂进行数字化改造。扎根大陆八年,他在历练中收获成长。
“很多人问我到大陆习不习惯,其实我从幼儿园开始就经常到大陆,因为父亲工作比较忙,寒暑假的时候我们会到大陆陪他,所以我没有适应的问题。”杨博弘近日在惠州接受 中新社 采访时说,惠州是非常宜居的地方,他最喜欢这里的西湖、大亚湾渔村和海岸沙滩风光。
10月17日,台湾青年杨博弘(左一)在惠州工厂询问婴童安全座椅生产情况。 中新社 记者 孙秋霞 摄惠州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北端,毗邻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被誉为“岭南名郡”“粤东门户”。自20世纪80年代惠州鳗鱼场首家台资企业落户以来,不少台资企业纷纷到惠州购地建厂。
2012年,惠州市联杨日用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联杨日用制品”)在惠州市惠阳区正式投产,工厂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生产婴幼儿用品为主,产品远销欧美、中东、非洲、东亚等多个地区。
日前,记者走进惠州联杨日用制品生产车间,看见工人们正在组装婴童安全座椅,这些产品经过检查包装后,将通过深圳市盐田港运输到欧美。
据杨博弘介绍,惠阳离港口较近,且周围的供应链非常齐全,50公里范围内能够找到相关的零部件厂商,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很大的一个优势,也是父亲当初考虑在惠州建厂的原因。
大学毕业后,杨博弘在台湾一家企业锻炼多年,于2015年到惠州帮助父亲管理工厂。他坦言,刚开始的确面临一些挑战,他从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学起,还将数字化运用到生产管理之中,以减少产品的不良率。
杨博弘的大胆创新,得益于父亲的包容。“父亲比较开明,虽然他不见得看得惯我们做的事情,可是他会让我们去试,试出来的结果不管好坏,他都能接受,我们也能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杨博弘说,小时候,他经常看父亲将一个个零部件做成成品,这让他养成了爱钻研的习惯。
10月17日,台湾青年杨博弘向记者介绍公司新产品电动轮椅车头。 中新社 记者 孙秋霞 摄杨博弘介绍说,目前除了婴童用品外,公司还与欧洲一家轮椅公司合作,生产电动轮椅车头,该产品已在欧洲上市。他希望未来将公司规模越做越大,同时开发更好的婴幼儿产品,拓展大陆内销市场。
“我们开发一个产品需要一两年时间,现在已经有一些新案子落地了,预计明年会有更多订单。”杨博弘透露,自己会继续扎根惠州,并把妻子和孩子从台湾接到大陆,让孩子接受大陆教育。
对于想到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杨博弘建议,先把成见放下来,多沟通交流,“很多时候你不了解大陆的话,就会有一些预设立场,当你过来后,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地方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共创未来。”(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