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笛音越古今(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发布时间:2024-11-16 15:45:08 来源: sp20241116

  图①:贾湖骨笛。   河南博物院供图   图②:贾湖遗址出土的刻符龟腹甲,上刻一个眼睛形符号。   张居中摄   图③:空中鸟瞰贾湖遗址博物馆。   贾湖遗址博物馆供图   图④:贾湖遗址保护展示区。   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供图

  8000多年时光,可见证沧海桑田,也可凝固在一支约20厘米长的七孔骨笛之中。

  出土自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的贾湖骨笛,是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七声音阶乐器,可吹奏《梁祝》等现代乐曲。来自远古的神秘回响,吸引着人们持续探索礼乐文化乃至中华文明起源的故事。

  如今,在贾湖骨笛的出土地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第九次贾湖遗址考古发掘正在进行,贾湖遗址博物馆正式运行,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具规模。文明起源的诸多谜团,借助多学科现代考古力量有望逐步揭开;沉睡地下数千年的珍贵文物,得以与更多慕名而来的观众见面;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为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考古发掘

  40年持续探索未解之谜

  冬日暖阳下,中原大地平整的麦田透着绿意。笔直的公路劈开平畴沃野,穿过造型别致的牌坊,贾湖村到了。村中人家多姓贾,一汪湖水绕村郭,贾湖村因此得名。

  村口广场对面,便是第九次贾湖遗址考古发掘区。走进围挡,考古探方内,工作人员或清理、或测量、或记录,紧张忙碌着。探方侧壁不同颜色的土层,提示着这是一处有近万年文化沉积的遗址。

  贾湖遗址是一处距今9000年到7500年的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1961年被发现,1983年至2013年历经8次考古发掘,取得包括骨笛、龟甲器、契刻符号在内的诸多重要考古发现,被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和“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对于贾湖遗址的重要性,上世纪9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曾评价:“贾湖遗址提供了一个我国黄河、长江之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居于当时文化发展前列的相当完整的实例。”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星灿评价,“贾湖文化,中国史前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中华文明的星火从这里点燃。”

  第八次贾湖遗址考古发掘于2013年进行。10年过去了,此次考古发掘的重点是什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介绍,2023年度考古发掘工作主要目的为配合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以厘清地下遗迹分布情况、探讨遗址周边环境和景观研究为发掘目标。经过两个多月的田野工作,已发现房址、窖穴(灰坑)、墓葬、陶窑、濠沟等多种遗迹。初步发现两小片墓葬区,出土壶、罐组合随葬品和盆、鼎、钵等陶器,以及骨锥等工具、绿松石饰品等。

  从考古学科发展来看,贾湖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被认为是中国考古走向考古科学、探索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范例。11月3日到5日,纪念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漯河举行。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在研讨会上表示,以往多次考古发掘涵盖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农业考古、环境考古等领域的研究。以1999年出版的《舞阳贾湖》考古报告为例,特邀撰写人35人,其中31名是来自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的专家。

  此次考古发掘,同样注重多学科综合研究。魏兴涛表示,本次考古发掘团队中,除了田野考古人员外,还有环境考古、体质人类学、动植物考古、同位素考古、残留物分析、文物科技保护等专业人员,一些检测分析和多学科合作开始取得研究成果。

  40年来,考古发掘逐步揭开贾湖先民生产生活的神秘面纱。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他们在此构筑房屋、狩猎采集、捕鸟捉鱼、种植水稻、驯养家畜、炼土为陶、破石成器、钻骨制笛、发酵酿酒、穿针缝衣……不过,还有诸多未解之谜等待破解:贾湖先民来自何方?他们在此生活了1500年之久,后来去了哪里?龟甲刻符与甲骨文有何关系?这里的女性平均身高达1.67米,身高偏高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使用的绿松石来自哪里?诸多谜团,有待考古研究探索未来,揭示本源。

  曾主持贾湖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近40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居中表示,贾湖遗址的研究发掘进入了第五个10年,有新生力量的参与和努力,相信贾湖遗址的研究工作肯定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展陈利用

  多种方式讲述史前故事

  紧邻发掘区,便是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遗址保护展示区。栈道串起4座古朴高大的木棚建筑,原发掘区域之上复原了地层剖面展示区、房址展示区和农业起源展示区等,游客可穿行其中,实地感受八九千年前贾湖先民的聚落生活。

  湖田相间处,一座博物馆临水而建。从空中俯瞰,以远古先民生活场景为造型的贾湖遗址博物馆,状如溅开的水滴,在麦田间舒展,寓意文明的发源和扩散。今年5月18日,贾湖遗址博物馆试运营,11月初正式揭牌开馆。依村庄而建的博物馆,较为系统地展示了贾湖遗址4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帮助人们了解黄土地下凝聚的沧桑。

  走进博物馆,迎面一堵墙壁展示着贾湖遗址的“世界之最”——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七声音阶管乐器、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契刻符号、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步入展厅,场景化展示,再现了贾湖先民狩猎采集等生产生活场景。骨笛、龟甲、绿松石饰、历经千年炭化的稻作标本、孔径仅有0.7毫米的精致骨针……一件件文物,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

  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主任武艳芳介绍,博物馆占地14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陈列展区设置“礼乐之源——贾湖文化主题陈列”和“贾湖探秘”等4个专题展,今年5月预展以来,到馆观众已超12万人次。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都陈列有出土自贾湖遗址的七孔骨笛。在贾湖遗址博物馆,可以看到更全面的出土骨笛展示,有器身刻满菱形纹饰的二孔骨笛,还有同一墓葬出土的雌雄笛。展台前,点击屏幕,可依次观看演奏家使用出土骨笛吹奏《春江花月夜》《沂蒙山小调》《梁祝》等曲目的影像,笛声古朴悠远,引人遐想。

  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卫东介绍,贾湖遗址出土了40多支骨笛,有两孔、五孔、六孔、七孔、八孔之分,多数为七孔,均由丹顶鹤的尺骨制成,长度在17.3—24.6厘米之间。经测音研究,七孔骨笛具有完备的七声音阶结构,从而打破了先秦只有五声音阶的结论。出土骨笛的墓葬通常比其他墓葬随葬品丰富,且伴有龟甲和叉形骨器,据此推断,墓主人有较高的身份和地位,乐器包含一定的礼器性质。

  王卫东介绍,除了静态展示,博物馆还组织研学,借助VR、AR等技术,力求实现文物的可视化显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

  以文塑旅

  活化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贾湖遗址博物馆建成后,75岁的贾湖村村民魏建安第一次走进博物馆,透过玻璃陈列窗,再次和多年前亲手清理出土的文物“相遇”。魏建安前后参与了6次贾湖遗址发掘,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清理绿松石饰品的场景。“建得可真不赖”,走出博物馆,他高兴地说。

  从1961年舞阳县文化馆文物专干朱帜在贾湖村的土井和薯窖断壁上首次发现遗址痕迹,到上世纪70年代末贾湖村小学师生在开荒种地时发现石铲、陶壶等文物,再到1983年以来村民参与历次考古发掘,贾湖村与贾湖遗址的发掘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今,随着新时代考古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贾湖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贾湖村党支部书记贾彦辉说,得益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近年来村容村貌和环村水系集中整治,贾湖村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在通往贾湖村的公路旁,集文化观光、科普教育、休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贾湖田园综合体项目已经落成,50余个温室大棚“食、游、购、娱”一体化,吸引周边市民前来体验,带动乡村旅游。

  “贾湖的名字一定会被更多人知晓。”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95后工作人员李颖说。她从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4年前返乡工作。“我们博物馆坚持‘小而特’‘小而精’,目前也在和文创单位沟通,推出骨笛等文创产品,助力贾湖文化活起来。”

  贾湖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也在当地悄然开展。漯河市博物馆设计了文创互动体验手工包和《探秘贾湖》绘本,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编写了《礼乐之源·贾湖》,带孩子们更好了解考古遗址里的中国。

  漯河市委书记秦保强表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我们坚持高质量做好贾湖遗址的保护、管理、利用工作,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系统融合。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贾湖遗址文物保护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贾湖遗址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使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公众。”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8日 13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