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大市场何以长“红”?

发布时间:2024-12-21 16:01:42 来源: sp20241221

   中新网 长沙10月19日电 题:红星大市场何以长“红”?

  记者 白祖偕 唐小晴

  每天下午开市的大门一开,位于湖南长沙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的红星全球农批中心立现人潮涌动。货物堆满档口的商户们开始忙碌地迎接来此淘货的各路客商,直至次日凌晨。

  这个中部地区规模最大、产品最丰富的大型农产品综合集群交易市场,由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以下简称“红星大市场”)转型而来,交易辐射全国各省市及全球28个国家与地区,年交易额达数百亿元,连续三次荣登“中国商品市场百强”榜单。

  从租赁型、经营型到赋能型、生态型,历经27年。一路走来,她的生意越做越大,名气越做越响,品牌越来越红。

  红星大市场,何以长盛,何以长“红”?

红星全球农批中心由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转型而来,如今再次转型升级为湖南(红星)农产品流通产业园。 中新网 记者 杨华峰 摄

  繁华

  故事要从20世纪80年代说起。

  那时,全国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浪潮如火如荼。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呼唤,长沙红星片区开启了一部激荡的时代创业史。

  年仅24岁的红星村村主任罗跃如初生牛犊,和时任村支书吴建松率队前往沿海发达地区取经后,立即召开村、组两级干部务虚会,决定以村办企业为基础,成立长沙红星实业公司,再借鉴沿海先进城市经验建市场。

  鉴于住房制度改革刚开始不久,吴建松、罗跃分析,人们住进新房后,对家具一定有新需求。“那就建设一个家具城!”吴建松、罗跃不谋而合。

  于是,找单位、找银行、找村民,使尽各种解数,村集体终于筹到500万元。不久,一个南长沙最大、最风光的家具市场——红星井湾子家具城建设完成。1994年开业后,果然生意火爆,连年保持交易额不断上升态势。

  “这是红星人自我突破的第一次有益尝试。”罗跃说,家具城的发展让红星人尝到了甜头,更坚定了村支两委带领村民勇闯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1996年,湖南省委确定实施长株潭一体化融城战略。处于长株潭交会枢纽位置的红星村,可谓生逢其时。目光敏锐的罗跃等人再次看到重大发展商机,提出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

  当时,也有声音质疑花这么多钱搞农副产品大市场风险太大,认为农副产品利润低,抗风险能力差,应该放弃。“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底气来自当时的大环境。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后,一些城市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场景从最初的马路市场到城郊市场,再到集中大流通市场,不断转变升级。但长沙这么大一个城市,没有一个大的农副产品市场。我们村又处于长株潭的中心,农副产品的集散对三个市都十分便利。我们认为这就是商机啊!”在罗跃等班子成员坚持下,红星人再次统一思想。1997年,红星大市场应运而生。

  好事多磨。开业之初,尽管吸引了众多商家入驻,但因为当时的消费习惯、交通设施等因素掣肘,市场农产品分销困难。开业前14个月,整体亏损已达1600多万元。

  “不能等死!”罗跃倍感压力巨大。“经深入讨论和民主决策,村里决定采取系列措施扭转局面。”罗跃说,为减轻商户经营压力,市场实行免租或低租政策,降低商户经营成本;采取“以展兴市”发力宣传推广,连续举办湖南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博览会,邀请全国乃至海外的农副产品厂商来市场交易,扩大市场影响力;优化营商环境,奉行“有一杯茶,要先给商户喝;有一条凳子,也要先给商户坐”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商户做好服务。

  改革带来成效,红星大市场迅速起死回生,由衰转盛,并逐步发展成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全、产品最丰富的大型农产品综合集群交易市场,交易辐射全国各省市及全球28个国家与地区。

  “通过聚焦商户需求和单品经营,成功培育出一批享誉全国的特色单品。”罗跃说,仅新疆,就有四分之一的水果是通过红星大市场来流通的。

红星全球农批中心建成伊始,就制定标准严管芒果等水果的“皮重”,对超标经营者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 中新网 记者 杨华峰摄

  升级

  随着市场周边楼盘增加,人口越来越多,昔日还算宽阔的市场已在高楼大厦的夹缝中生存。加上业务越做越大,年交易额近百亿元的大市场拥挤不堪,门面资源十分紧张。

  2015年,借着长沙市市场外迁的战略布局,红星实业集团投资近百亿元,在雨花区跳马镇征地近两千亩,将经营范围扩大到几近涵盖所有农副产品,将红星大市场转型为红星全球农批中心,建成集进出口贸易、物流、仓储、配送、检验检疫、电子商务、展示展销、微旅行等于一体的现代农批综合体,全面实施“买全球、卖全球”战略。

  按照规划,农批中心一期“中部果业航母”,于2021年1月建成开业,实现了开业即运营、运营即火爆,当年交易量增幅超过40%,已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果品专业交易市场;二期为“超级菜篮子”,涵盖蔬菜肉食、海鲜水产、粮油干调、加工配送、智慧冷藏保鲜、检测中心等业态,一年试营业后交易量稳步攀升。

  去年5月,海鲜水产市场正式启航。该市场直接打通中非自贸区渠道,把非洲的鲍鱼、龙虾等海鲜特产成功引入国内市场。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广大客商和消费者全品类、一站式采购国内外生鲜农产品的需求,更意味着红星全球农批中心“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联通世界”“买全球、卖全球”的新格局正式形成。

  2023年,红星农批市场总交易额达530亿元,连续三次荣登“中国商品市场百强”榜单。

  蝶变后的红星市场生意持续火爆。该市场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交通枢纽地带,北临长沙高铁南站,西邻武广高铁与京港澳高速(京珠高速),东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交通十分便捷便利,极大地缩短了物流时间与成本。

  “党建引领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党建引领下,集团形成强大凝聚力,不仅提升了市场软硬件服务质量,推动市场稳定盈利和长远发展,更让大家共享了发展成果。”已经成为红星实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罗跃说,集团专门设置了战略发展部,及时跟进掌握最新政策,紧贴民生需求,规划产业发展,为集团战略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罗跃带领团队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包括制定并推广农产品红星标准、设立后熟水果催熟中心、提供包装运输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了商户痛点。

  如今,红星市场的国际味越来越浓。“红星不仅引入非洲农产品,还重点发展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农产品合作。”罗跃说,在全国50家功勋市场中,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已跻身前十。

在红星全球农批中心,香蕉、牛油果等过去很难掌握“熟度”的水果可智能“订制”成熟时间。 中新网 记者 杨华峰 摄

  融合

  随着民众消费升级,各种新业态也持续涌现,红星人瞄准新需求积极打造湖南(红星)农产品流通产业园。这是中国中部首个以农产品流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她致力构筑一个农、文、旅、产、学、研、金、媒深度融合的综合产业园区,形成新兴产业链生态圈,实现农批上下游产业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产业园新增了供应链金融、品牌孵化等多元化服务,帮助农企有效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产品升级。“在这里,农业与商业、农业与服务业互相奔赴,多重业态协同联动。”红星实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袁丹表示,产业园的“红星里·农夫小镇”聚焦搞活流通和消费升级,汇聚农业、商业、科技等领域精英,搭建起一个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平台,赋能新消费品牌建设,推动了“农商融合”新发展。

  紧跟市场发展步伐,广东青年陈星羽的生意越做越好。在以前的老市场,他只有两个门面,现在他的批发档口已经拥有32个门面、两个车板交易区和一个2000平方米的仓储配送中心,运营团队100多人,业务还拓展到了零食行业。

  “红星市场不仅积极推进银企合作模式创新,引导银行在商铺租赁、贷款等方面为商户提供更好服务,减轻商户流动资金压力,还想商户之所想,积极帮助我们做大做强。”陈星羽告诉记者,市场组织商户参加“亚洲果蔬展”“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引导商户主动创新经营模式,拓宽分销渠道,发展电商,扩大经营。

  为延链强链,产业园旗下的供应链公司还打通上下游需求,引导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推动优质农产品在市场首发,让农产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湖南乃至全国。“我们通过直接进口南非小苹果、智利车厘子、泰国榴莲等,让价格更低、品质更新鲜,大大提升了整个市场竞争力。”袁丹表示,产业园正通过采取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为商户提供便捷、优质、高效服务,让商户更好拓展业务,做好生意。

  目前,湖南(红星)农产品流通产业园已建成“红星农谷”科创基地,专设“全球农产品发布厅”,60多个“一县一特”品牌入驻发布。“预计市场年总交易额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有望突破1000亿元。”罗跃透露。

  “红星大市场持续红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市场规模较大、品牌培育有力、食品安全有保障、转型升级迅速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等都是重要原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支撑,使得红星大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但其‘长红’最关键因素还是人。以罗跃为班长的一班人充分抓住了发展的好时机,落实了党的惠农政策,特别是通过优化市场服务赢得了商户的广泛信赖,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湖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汤建军研究员说。(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