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2 00:15:22 来源: sp20241222
中新网 丽水8月26日电(周健 刘茜)“以前是农民,现在成了居民,不仅身份变了,而且生活环境也有了大变化。”近日,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城东社区新居民李大妈说,现在社区里基础设施很齐全,老人可以锻炼身体、学习新知识,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真的很好。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中村农民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龙泉自2022年全面启动社区规模调整和“村改居”工作后,城市社区数量由13个调整扩充至28个,管理人口从7.79万人增至14.88万人。面对这一变化,如何完善基层治理,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
村改居,优化的是社区服务
众创空间、调解室、“一老一小”活动中心、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走进龙泉市城东社区,各类设施配备齐全,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很高。
据悉,城东社区由龙渊街道原一村改制而来,是一个集商品房、安置房、自建房、出租房等“四房合一”的社区,有6800多名居民,其中老年人1000多名。
“原来居民活动空间不足,老人和小孩的活动场所需求,一直无法得到满足。”城东社区党委书记黄韵怡说,“村改居”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共享基础设施配套,现在“一老一小一特”活动场所都有了。
“这里环境好、工作人员好,对我们老年人很尊重、很热情,我们很喜欢来这里。”81岁的朱雪珍老人是社区公益培训班的越剧老师,她说,自从党群服务中心开辟了老年人活动中心,给他们这帮志同道合者提供老有所乐的场所,大家发自内心感到快乐。
社区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越剧班。 刘茜 供图服务的变化是龙泉“村改居”工作的一个缩影。着眼于老人和小孩等重点人群,龙泉还构建了“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0分钟健身圈”“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同时按逐步配齐的原则推进,推动3个共享餐厅、10个助餐点、12个“一老一小”阵地建设提升,营造了全龄友好生活环境。
村改居,壮大的是社工队伍
“宫头李阿姨,72岁,子女在杭州,一人独居,需要关注。”“村改居后,某某村干部还有一些不适应,需要多沟通……”翻开龙泉市白云社区社区工作指导员周仁祥的笔记本,一页页纸上记满了社区的百家情。
周仁祥原是西街街道副主任,退出领导岗位后,他选择到社区担任工作指导员。在龙泉,像他这样在社区担任工作指导员的退二线干部有34人,此外还有28名懂经济、懂发展的机关年轻中层党员干部,在社区担任“第一书记”,进一步充实了社区的组织力量。
专职社区工作者接待民众办事咨询。 刘茜 供图社区工作者是基层社会治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泉充分发挥原村干部“人头熟、情况明”优势,吸纳原村61名主要干部为社区两委(兼职)委员,协助做好政策处理、信访维稳等工作,同时吸纳股份经济合作社、小区物业企业、“两新”组织党员负责人、“五老”中的党员等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副书记或委员,增强社区党委的统筹协调能力。
为做好“村改居”后半篇文章,2022年以来,龙泉共计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专职社区工作者117人,还创新推出“一名资深社工+一位包联部门中层干部+一位新进社工”的新老搭配模式,既让新社工更快融入社区,又有效保障社区治理力量。同时择优选派696名机关在职党员担任社区楼栋长(微网格长),织密社区网络。
村改居,提升的是社区治理
“小区很多楼层顶棚石灰脱落严重,目前已委托第三方公司做好预算,接下来就着手招投标,大家还需要补充什么?”近日,在龙泉市望江社区瓯江花园小区协商议事厅,社区干部和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居民代表在商讨小区内公共设施维修具体事宜。
像这样的议事活动,望江社区固定在每月10号开展。各方代表坐在一起,针对居民关心和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共同商议、共同解决,畅通民意“最后一公里”。
望江社区瓯江花园开展协商议事活动。 刘茜 供图优化社区治理,必须发挥多方力量,尤其要让居民参与进来。西街街道白云社区上城花园是下山安置集聚小区,在这里一场场议事会同样有序开展,小区各类大小事,都可以在会上讨论研究。
“这种形式反映了小区业主的心声,提高大家参与小区建设的积极性,把我们这些来自龙泉全市15个乡镇、64个行政村的居民的心聚在了一起。”业主王女士说。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优化社区治理,龙泉市还开发了“剑瓷红·城市管家”应用,紧抓承接事项落地,梳理居民办事指南,进一步规范社区和经济合作社职责范围,明确居民和社员办事途径,解决了加装电梯、充电桩安装、老旧小区改造、物业费收缴等居民身边问题400余件。
服务多了,矛盾少了,办事方便了,社区和谐了,“村改居”后社区治理越加有活力。接下来,龙泉将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下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做优社工队伍、社区服务、公共服务机制,持续做实“村改居”后半篇文章,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全方位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