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23:35:37 来源: sp20241127
绿色矿山建设全面推进 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发力
源头治理守护绿水青山
近日,自然资源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强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生态保护修复,切实落实生产建设单位生态修复责任义务,将生态保护修复从末端延伸到源头。
生态修复一般指运用相关技术重建被破坏或退化的生态系统,使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原有状态或接近原有状态。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及时进行生态修复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持续发力,“十三五”以来,重要生态系统修复治理面积已超过1亿亩。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近年来,我国更加强调源头治理的思路,不走“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边运营,边治理”等,减少发展的生态代价,全过程守护绿水青山。
“在保护区内建工程,生态必须优先”
生态保护修复逐步成重大工程建设“标配”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甘肃省瓜州县境内,这里水资源缺乏,生态脆弱,却生长着众多珍稀植物,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开工后,在途经甘肃省时,有64.6公里的管线需要从这片保护区内经过。一面是必须贯通的能源大动脉,一面是必须保护的生态环境,这意味着管线的施工单位必须拿出更高标准的绿色施工方案。
“在保护区内建工程,生态必须优先。”在第一步的选线阶段,环保就成了管线施工方的重要考量因素。据中石化江汉油建工程有限公司西四线三标段负责人介绍,在施工前,工作人员通过人员实地查看和无人机巡查两种方式,对保护区内的地质地貌和植被分布进行了详细勘察,接连发现了一些珍稀树种生长聚集区和湿地。为了避免破坏这珍贵的生态环境,工作人员对管线位置进行了多次偏移调整,为生态环境礼让出不被打扰的空间。
进入施工阶段,环保更加成为时时处处要注意的问题。西气东输其他地区的管道一般离地都不会太远,但四线工程在瓜州段的管道却架在了高1.2米以上的管墩上,目的是为了给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留下自由穿行的通道。同时,为了防止保护区内脆弱的地表被车辆的重压碾碎带来沙尘,运输管材的车辆在进入保护区后,只能通过管路巡护老路行进,即便作业带近在眼前,也不能抄近路越界。
绿色施工、设计生物走廊、保留水源通道、制定特殊方案……近年来,生态保护修复逐步成为一些重大工程建设的“标配”,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理念。
国家电网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青豫工程”)途经青藏高原、甘南无人区和秦岭山脉,沿线涉及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7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6个,在建过程中面临着不小的生态压力。特别是该线路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海南换流站地处高寒区,区域内植被不易存活,生态恢复难度很大。
“在这一段的施工过程中,我们秉持的原则是尽可能减少对高寒地区的扰动,采用了大量棕垫、钢板、硬质围栏、草皮剥离与养护等临时防护措施来保护高原草甸及山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基建部有关负责人季旭介绍:“对于无法避免的破坏,我们也都进行了生态修复。针对植被不易存活的问题,海南换流站提前选择了不同种类的草种,先找了一处试验场地开展植被恢复试验,通过试验遴选出适应站址高寒条件的草种。”
据介绍,青豫工程沿线地貌多高山大岭和荒漠,采用传统的运输方式会对当地植被和生态造成破坏。为此,青豫工程在运输方式上选择了“低空运输”。“我们整个工程总计架设了851条货运索道,累计长度约910公里。虽然建设起来比较麻烦,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减少修路2457公里,算下来,相当于减少山体破坏983公顷,减少林木、灌木砍伐737万株,减少弃渣491万立方米,从环境效益来看,这是非常值得的。”季旭说。
“边开采、边修复”
裸露的“石头山”重新披上“绿衣”
从四川省攀枝花市市区向东北出发,行进大约11公里,便会到达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朱兰铁矿分公司(以下简称朱兰铁矿)的矿区。提起矿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光秃秃的山体、飞扬的尘土和随处堆放的石头。但在朱兰铁矿的尖山区域,人们看到的却是与此截然不同的另外一幅景象:小叶榕等乔木枝繁叶茂,三角梅等山花迎风绽放,远望山体一片葱绿,被当地人称为“金嘎嘎”的中华鹧鸪以及斑鸠、麻雀等鸟类也在这里安了家。
尖山区域包括尖山和肖家湾两大排土场,是朱兰铁矿几个主要的废石集中排放区。本着“边开采、边修复”“不欠生态新账”的原则,朱兰铁矿几年前对包括尖山排土场在内的四个排土场实施了闭场并陆续开始推进生态修复。修复前,尖山区域还是一片裸露的“石头山”,长不出草也留不下动物。如今,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能达到90%。
朱兰铁矿的工作人员杨海告诉记者,对排土场进行生态修复,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排土场的高差大、坡度大、土源不足且土质差。其次是旱季干燥的气候。为了能够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修复人员先对复绿点进行整形,整理出人员设备能进出的平台及土壤能够自然覆盖的坡面,在表层覆土并建设浇灌管网和排水设施,防止雨水冲刷坡面带走表土及绿植。在复绿植物选择上,根据当地气候,选择了耐旱且根系较为发达的树种,并进行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的交叉种植。
在矿区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部分坡面不宜整形、角度较大,对于这类坡面的修复,朱兰铁矿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方法。“我们前期先稳固边坡,之后会进行喷播种植。这种方法工序较多,但能有效解决空间狭窄、段高较大、不具备削坡降段条件的边坡复绿。”杨海说。
绿色矿山不是简单的矿区修复和复绿。面对生态保护,矿区既要坚持“边开采、边修复”又要坚持“在运营中保护、在保护中运营”,优化矿山开采方式和开采设计,采用绿色低碳的施工方法,从生产源头减少污染。
杨海表示,近年来,为了减少矿区开采过程中的各类废弃物排放,朱兰铁矿采取了很多节能降碳的举措。“我们开发了含铁废石高效抛尾工艺技术,构建了在用排土场废石回采-废渣内排-生态修复一体化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实现矿山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从源头上减少固废的排放。对于粉尘颗粒物,在生产产线产尘点位设置吸尘口,将粉尘统一集中到设施中,用专业布袋过滤,助力矿山的绿色发展。”
“亲海”而不“侵海”
海岸线修复与涉海工程同步设计实施
蓝天绿树、碧海银滩、鸥鹭翔集……行走在福建省厦门市环东滨海旅游浪漫线,同安湾的风景尽收眼底。
环东滨海旅游浪漫线位于环东海域沿海一线,环抱着中国最大的城市内湾同安湾。2017年,厦门市启动滨海生态新城建设,并同步动工建设环东滨海旅游浪漫线,计划以此打造“文化+体育+旅游”的产业带。
在建设过程中,本着“亲海”而不“侵海”的建设理念,厦门市坚持海岸线修复措施与环东滨海旅游浪漫线工程同步设计实施,通过人工沙滩修复、植被防护、生态护岸等举措,减少对海洋和岸线资源的损伤。
滩地修复是第一步。“我们把海域清淤与宜林滩地的塑造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厦门市政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于洪波说,清淤过程中,施工团队利用水闸制造干地环境,避免污染物扩散入海,使清淤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清出的淤泥“变废为宝”,在内湾区岸线后方塑造宜林滩地,种植秋茄、桐花树、木榄等植物,实现生态与观景效果的有机统一。经数年修复,在同安湾构筑形成红树林生态岸线。
不仅仅是滩涂,厦门市还在沿海岸修复了数公里长、平均宽度100多米的人工沙滩,修复沙滩与原有天然沙滩连成一体,在提升海岸防灾减灾能力的同时扮靓海滨景色。
在修复过程中,绿地植被如何选种成为挡在施工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滨海临水之地,土壤盐碱化严重,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兼顾绿化的生态和观景价值?“通过对沿岸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了‘分区种植、适地适树’的解决方案,从实践来看效果不错。”于洪波说,所谓分区种植,就是将绿化区域划分为“一线+二线”滨海区,在一线滨海区种植榕树类、木麻黄、小叶榄仁、黄槿等抗风耐盐碱乡土树种,以此为二线滨海区开花群落等植物的种植效果提供生态保障。这样一来,游人慢行于林荫步道,总能欣赏到与时节相应的花卉,“浪漫线”名符其实。
除了沙滩和步道,间隔设置的丁坝也是当地群众和观光游客的聚集地。在提升岸线魅力之余,丁坝作为海岸防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改变湾内海水的水动力条件,起到固沙和保护海洋生态的作用。于洪波介绍,环东滨海旅游浪漫线护岸建设采用斜坡式、植被式等生态自然型护岸设计,避免大挖大填,尽可能减少对自然海岸线的扰动。与此同时,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减少硬质材料使用,进一步提升护岸生态效益。
不久前,自然资源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加强项目用海用岛各环节生态保护修复,最大程度减少涉海工程对海洋和岸线资源的损伤和代价。近年来,厦门市陆续出台《厦门市海域使用管理规定》等10余部涉海法规,对海域合理开发与治理保护、海洋使用者生态保护义务等作出规定。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人海和谐共生、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蓝色画卷不断更新延续。(本报记者 王雅婧 通讯员 汤尤泓)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