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两院士团队联手攻坚中医药大模型

发布时间:2024-12-21 16:09:53 来源: sp20241221

  从ChatGPT到Sora,从Kimi到Suno……一次次惊艳亮相,使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这把“火”越烧越旺。人工智能以一种直观体验,浸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真切感触到AI已从一个流行词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引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瑰宝中医药,也在“人工智能+”的嵌入下,从中医诊断、新药发现、数据挖掘等多个环节,标注出了发展的新刻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投身“人工智能+中医药”的企业数量已超百家。

  最新消息是,近日,同出自清华大学孵化成果的博奥晶方和水木分子宣布,双方将基于在中医药原创研发数据积累、大模型创新算法开发方面的资源优势,重点聚焦中医药AI大模型共建、中药研发新模式探索以及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AI将是未来中医药发展的关键一环

  AI辅助赋能新药研发,一直被认为是医疗AI中颇有发展前景的细分领域,有数据显示,全球已经有700多家AI智药企业,共有几十款AI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从“人工智能+中医药”不断升温的态势来说,不仅是因为强强联合下展现出的巨大潜力,更是契合当前全球AI技术竞争的逻辑变化——向应用、生态层面延伸,向千行百业“下探”。

  数据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变得“聪明”的关键,而中医药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宝库正是最优质的数据资源。然而中医药面临作用原理说不明白、讲不清楚的“黑箱”问题,如何在中医理论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用现代科学方法解析中医药的作用原理,优化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是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医药界正利用其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布局中医药研究,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例如,瑞士的罗氏制药以八角茴香中药作为原料生产磷酸奥司他韦,从1公斤八角茴香到生产“达菲”,附加值跃升逾1100倍。中国传统中药冬虫夏草,瑞士诺华制药将其开发为每盒价格达1万元人民币的芬戈莫德。另据数据显示,我国90%以上的原创药物来自国外,90%以上的药品标准来自国外,一旦遭遇极端情况,医疗领域将面临巨大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讲席教授程京表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我建议要尽快设立重大专项,尤其是基于北京市在AI和中医药领域的资源优势,支持大学和企业联合开展‘用颠覆性技术构建中医药AI大模型’重大系统化工程,守住中国人生命健康红线。”

  “正是基于对共建中医药AI大模型迫切性认识的高度一致,我们和水木分子的合作几乎是一拍即合。”博奥晶方董事长杨越说道。

  抢占中医药AI大模型高地

  虽然博奥晶方和水木分子成立时间都不长,但作为同出于清华大学孵化成果的两支团队在各自领域可谓出道即巅峰。

  2021年,为了推动程京院士建立的分子本草技术产业化发展,博奥晶方应运而生。通过这项首创的基于分子信号通路的中药高通量筛选与智能组方技术,博奥晶方实现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符合现代科学惯例的数据化表达方式,从而为破解中医药面临的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系统性挑战蹚出了一条有效路径。

  目前,博奥晶方已形成了独有的世界超大规模中药分子功能实验数据库和全景化疾病通路数据库,检测了1200多种中药和食品提取物对人体10大系统疾病细胞模型作用的10亿级真实基因表达数据,涵盖3000万条药物功能核心信号通路数据,且数据库将进一步扩充海洋药物种类,以及更多的细胞模型种类例如干细胞数据。

  “大模型的出现可能会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垄断,放大创新药研发的国家间差距。所以我们与水木分子的合作,就是希望能够借助其在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大模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经验,通过共建中医药AI大模型,加速激活博奥晶方在中医药领域的优质数据资源,为中医药的个性化诊疗、创新药开发打造一款得力的智能助手。”杨越说道。

  据了解,作为清华系大模型创业公司,水木分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创办的清华大学智能产业院(AIR)孵化成立,清华大学国强教授、AIR首席研究员聂再清担任首席科学家。水木分子致力于打造生物医药行业的基础大模型及新一代对话式药物研发助手ChatDD。ChatDD 基于水木分子千亿参数多模态生物医药对话大模型底座 ChatDD-FM,具备专业知识力、认知探索力和工具调用能力。作为生物医药研发助手Copilot可以服务医药研发全流程场景,从立项调研,早期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药物重定位等各环节。

  “水木分子的ChatDD基础大模型与博奥晶方在中医药现代化研发领域将开展深度合作。ChatDD模型的先进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结合博奥晶方在中医药研究方面的专业积累与高通量试验平台,将共同推动中医药研究向精准医疗迈进。这一合作将不仅是技术与知识的结合,更是对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一次大胆探索。”聂再清表示。

  “单点击穿”从探索中医药研发新模式开始

  面对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人工智能+中医药”的前景充满了想象,但对于博奥晶方和水木分子来说,摒弃泛泛而谈,在探索中医药研发新模式上追求“单点击穿”更显合作的务实。

  在水木分子看来,药物研发具有长周期、高成本和高风险特点,从药物的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到最终的药物审批,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药物研发的“双十定律”显示:成功研发一款新药,通常需要超过10年的时间和10亿美元的成本。而利用AI技术加以辅助,时间和资金成本将会大幅降低。耗时从“年”到“月”,投入成本也将倍数下降。

  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未有AI开发的药物能够成功穿越Ⅱ期临床试验的“死亡之谷”。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球至少有6条已进入临床阶段的AI药物管线停止研发,且都倒在了关键性Ⅱ期临床。

  “在我们看来,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可供AI训练的生命信息数据还不够多,理解还不够聪明导致的。”水木分子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乔木博士表示,“我们对博奥晶方的分子本草技术,在中药组方筛选、组方优化、功效成分筛选、复方功效评价、适应证预测、联合用药预测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充满信心。这次合作将有望推动中医药研究进入数据驱动、大模型赋能的新范式,为中医药研发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方案,甚至在合作中我们看到了反向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模型范式发展与建立的可能。”

  在创新药物开发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确定与疾病病理生理学有关的适当靶标,疾病靶标发现是药物开发的关键环节。此次双方合作的“单点击穿”则是疾病信号通路靶标挖掘过程,通过人工智能对生命语言的理解,提高在药物靶标发现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不难看出,在务实的合作背后,水木分子也满怀雄心。水木分子联席首席科学家李秀艳博士表示:“就像当年云计算一样,中国的技术优势在应用。很多技术我们能实现领先,不是靠技术的先进性、先行性,而是靠我们巨大市场形成的应用能力,然后反哺、积累我们在特定应用下的技术,最终实现反超。”

  “不过,当前最让我们感到‘卡脖子’的问题是交叉创新的人才。”杨越表示,博奥晶方和水木分子在各自领域上具备优秀的人才优势,但随着双方接触的不断深入,“中医药+人工智能”的交叉创新人才需求迫切。“这同样是整个行业的共性问题。”

  为此,在博奥晶方和水木分子的合作中,共建中医药+人工智能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被列在了合作协议内容中。双方将基于此次汇聚了行业顶尖算法、医药、工程人才的团队合作,并通过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种形式,培养更多“中医药+人工智能”领域交叉创新人才,惠及整个赛道。(新华社)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