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7:05:54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嘉兴9月28日电(黄彦君)“专精特新”企业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它们身形不大,却如精密齿轮,在细分赛道上精准咬合——不仅转动自如,更是推动整个产业链高效运转的关键一环。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公示名单》,浙江多个县城稳居“英雄榜”。
县城何以成为“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沃土?二者通过何种方式相互赋能?为解码“专精特新”集群背后发展秘诀,我们走进浙江多个县市进行探访。
聚沙成塔 培育新生态
“‘专精特新’企业的特点是小而美,技术领先,产品附加值较高,深耕专业细分市场。”嘉兴市南湖高新区园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胡张华解释道,这些企业虽规模有限,但成长空间大,聚在一起能迸发巨大能量。
南湖区功率半导体产业是南湖区微电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突破110家,其中上市公司3家、“小巨人”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9家。以其境内的沪杭高速公路为轴,南湖区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聚集之处犹如一只振翅的蝴蝶,路的西北侧为科研孵化创新板块,东南侧为产业加速示范板块,近年来,随着“双翼”的振动,这只“蝴蝶”不断“舞”新精彩。
俯瞰南湖高新区。南湖区委宣传部供图该区域内,斯达半导体公司的故事,可视为其产业集群的成长缩影。
2005年,该公司创始人沈华作为海外回国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接受家乡抛来的“橄榄枝”。2007年,斯达半导体在嘉兴科技城建成投产。如今,该公司已成长为全球IGBT领域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前五。
南湖区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这只“蝴蝶”翩翩起舞的背后,离不开南湖区产业发展的“多边形“发力。设立200亿元“1261”基金集群,专项投资于项目招引及培育;设立长三角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联盟,专业服务于企业发展各个阶段,引导中小企业加快向“专精特新”发展……近年来,南湖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厚植沃壤。
细研深耕 铸就向心力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当下,浙江县级“专精特新”集群,普遍展现出“十年磨砺”“二十年深耕”的稳健成长轨迹。
在浙江台州温岭,一支数量不少的“专精特新”企业“军团”,构成了国产机床装备“擎天柱”。
“车间里正在使用的机床,50%都是自己生产的产品。”走进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其总经理赵小刚介绍道,“不单单是自用,本地大到上市公司、小到加工厂,起码有几百家企业与我们合作。”
而在20年前,这样的场景难以想象。“以前,当地企业的10台机床中,最多两三台是本土制造。如今,企业的车间里,70%以上的机床是温岭或者台州制造。”赵小刚说。
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内景。赵碧莹 摄越来越多企业“敢用”国产机床的背后,是众多机床装备企业聚焦“专精特新”,不断精进技术,打磨出“独门秘籍”带来的转变。
“靠‘卷价格’生存已不合时宜,我们每年都要投入30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用于产品研发,只有不断积累技术,推出新产品,才能在市场里拥有优势竞争力。”赵小刚说。
凭着这一共识,温岭机床装备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专而强”的自主创新之路。目前,当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5.1%,逐步成为国产化替代新示范。
持续赋能 注入源动力
培育产业集群,孵化空间、科创载体是骨架,源源不断的“养料”何来?
在浙江嘉兴海盐,各种工具、刃具、模具,构成刀尖上的“硬实力”——当地已有相关企业41家,以高效精密切削工具等为核心,配套数控机床、磁座钻机等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能源装备等领域。
远航的“巨轮”,离不开能力高超的“舵手”。
“‘专精特新’集群反映了一个地区或城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在海盐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好其补链固链强链作用,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海盐县相关负责人说。
海盐一电器公司内景。海盐县委宣传部供图该负责人解释道,与其他中小企业一样,“专精特新”企业同样会面临融资、政策、市场等难题,因此,当地瞄准痛点难点,推出了一系列惠企举措,营造出“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良好生态。
当前,海盐正深入推进中小微企业向着“专精特新”发展,建立梯度培育机制,强化政策供给,优化成长环境。同时,当地依托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建立海盐服务分站,整合服务资源,精准对接企业。
于精耕细作中,开辟新舞台、构筑强引擎,这是县域独有的成长之道。(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