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6:37:12 来源: sp20241124
图①:普海玲和若水合唱团的孩子们。 图②:若水合唱团在上海演出。 以上图片均为云南省玉溪市教育体育局提供
核心阅读
“分数不该是农村孩子的全部,想用音乐温暖学生。”
每个人对音乐的热爱,把合唱团凝聚了起来。玉溪教师合唱团每个团员虽然是微光,却带领着学生一起追光。
4月13日,周六。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马家庄小学室外,若水合唱团一声部的孩子们趁着休息撒欢玩耍;室内,二声部的孩子们一遍遍练习歌唱。
教室的墙上,最显眼的是聂耳像。玉溪是国歌曲作者聂耳的故乡。这里的人们爱音乐。从这样的土壤里,生长出了一个个合唱团。
一个人的坚持
学的是音乐,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却是数学,兼教科学,马家庄小学老师普海玲的工作,是云南不少山区小学老师的常态。
自己热爱的音乐很难有机会施展,普海玲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弹起教室里故障频出的老钢琴,不少学生循着音乐围观、喝彩,让普海玲心里生出几分波澜:音乐课毕竟时间有限,能不能组织兴趣班?
孩子需要关爱,普海玲觉得:“分数不该是农村孩子的全部,想用音乐温暖学生。”没有经费,没法购买乐器,权衡之下,普海玲选择了组建合唱团。
报名没设门槛。马家庄小学一共130多个学生,报名的有60多个。2020年11月,若水合唱团得以组建。普海玲来者不拒,要求也很简单:按时参加排练,回去录视频上传。为了便于跟家长沟通,普海玲建了家长群,往往一条微信丢到群里,便石沉大海。她只能不断安慰自己:至少家长没反对。
录制伴奏、范唱,点评每一条视频,单是批改作业,普海玲经常一坐就是半天。随着排练强度逐渐加大,有的家长反对、有的孩子喊累,不少团员打起了退堂鼓。每个孩子退团,普海玲都会打电话劝家长半天。“城里学音乐要花钱,咱们这儿不收一分钱,多么难得的机会!”普海玲有言在先,退团可以,走了不能后悔。她解释说,合唱教给孩子的,不仅是音乐技巧。她希望让孩子们在合唱中学会表达,在团队交往中感受快乐,在不断实践中拥有若水般坚韧的品质,明白坚持的意义。
训练枯燥,孩子需要激励。普海玲千方百计给孩子们争取演出机会。她说:“登台表演对孩子来说是另一种锻炼。”其实,团里有的孩子爱唱歌,却并不擅长唱歌。尽管如此,普海玲从未主动劝退过任何一个孩子。“8首歌只会唱一首,也会让孩子登台。我跟孩子说,不用对口型,站好队形就行。”
得知2021年第十一届世界合唱比赛可以通过上传视频免费参赛,普海玲很快完成报名。时间紧,她和孩子们连中秋节都在排练。没有录音棚,拍视频需要找声场,她请来大学老师帮忙。大树下、围墙角、老钢琴,简陋的设施装备、没有统一的着装,一镜到底录完寄走。等待格外漫长。孩子们不断跑来问普海玲是否获奖,普海玲怕孩子们失望,只能安慰:“以前咱们两个月才能排一首歌,这回咱们排三首只用了一个月,还能跟全世界最好的合唱团同场竞技,已经足够厉害。”可其实,普海玲比孩子们还着急。得知获得视频大赛VP4组银奖,普海玲喜出望外,知道自己的坚持没有白费,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看到普海玲的朋友圈,和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德育科科长杨进宏闲谈时提起马家庄小学的合唱团。
合唱,不再是一个人的坚持。
一群人的尝试
打动杨进宏的,并不仅仅是成绩。“大多数合唱团都是为了一次比赛、一场演出临时组建,但若水合唱团却是常态化排练。”杨进宏想要一探究竟,周末悄悄来到了马家庄。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采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2021年11月,走进马家庄小学,孩子们的声音一下子抓住了他。
杨进宏问普海玲:自己能做些什么。普海玲的回答很直接:一是缺钢琴伴奏,自己指挥没人弹琴,自己弹琴又没法很好地指挥;二是钢琴需要调音,旧钢琴一踩踏板就咯吱响,雨天琴键按下就起不来。
听说了普海玲的故事,没一个志愿者犹豫。调音师免费调音,爱心人士捐赠电子钢琴,杨进宏成了若水合唱团的“大管家”,每周末的训练,也都有了志愿者的陪伴。
“不会教体育的数学老师不是好指挥”,看似调侃的一句话,背后其实是长期以来山区学校对体育、美育的忽视。分数不是学习的全部,玉溪不应该只有一个若水。“若水的孩子眼里有光。”杨进宏说,他希望这样的光,出现在更多玉溪孩子的脸上。
如何推广合唱?杨进宏想到了办赛。“大多数学校和家长最看重的还是分数,但校长也在乎学校的荣誉。”因为要比赛,被边缘化的音乐老师,有了自己的舞台。2022年,玉溪市举办首届“聂耳杯”中小学生合唱比赛。赛后,全市师生合唱团很快从七八支增长到了上百支。
临时组建的合唱团,整体水平并不高。如何提高合唱团的水平,让合唱团常态化?杨进宏提议组建全市教师合唱团。有人表示担心:占用老师的周末时间,还要老师自己承担交通食宿,怕是很难组建起来。但一句“你可以试试”,给了杨进宏勇气。
参加教师合唱团,除了专业素养的要求,还有一个优先条件——要在自己的学校成立合唱团。通知下发,玉溪全市一下子报了上百人,不得不进行筛选。杨进宏说:“我们不是为了组建一支优秀的合唱团,而是播撒全市学生合唱团的种子,因此,首要的考虑因素是区域尽可能全覆盖。”
最难的是招到足够的男团员。为了平衡各声部,杨进宏开始四处物色,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小学老师李国航进入他的视线。李国航参与了一次排练,就决定留下来,只是提出条件,得带女友一起加入。杨进宏一口答应,可等李国航找到在另一所村小教书的未婚妻陈四云说明情况,陈四云却拒绝了:“周末难得一见,回趟老家都没时间,为啥还要排练?”李国航说:“团里的人都是因为热爱凑到一起,这个团真不一样!你不是也担心当语文老师荒废了音乐专业吗?”拗不过李国航,陈四云参加了一次排练。只一次,她就选择留下来。每个人对音乐的热爱,把合唱团凝聚了起来。杨进宏调侃李国航是“买一送一”,陈四云纠正:“是‘买一送四’,三个朋友也跟我一起加入了!”
因为热爱,有了玉溪教师合唱团,每个合唱团员虽然是微光,却带领着学生一起追光。
一座城的支持
2023年底,玉溪市有了118支师生合唱队伍。今年一季度,又增加了20多支。他们的尝试并不孤独,因为他们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支持。
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是教师合唱团的排练基地。当普海玲有机会到师院附小工作的时候,她却纠结了:“我走了,若水的孩子怎么办?”杨进宏说:“若水只是一个团,你带好教师合唱团,就可以带动更多人,让合唱成为玉溪的名片。”同样学习音乐、在城区公立幼儿园工作的姐姐普海兰说:“你去附小,我申请去马家庄。”两人找到江川区教体局,很快得到肯定答复。
玉溪教师合唱团和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合唱团凑到一起,《小雅·鹿鸣》很快出圈,还登上了央视元宵晚会的舞台。不久后,普海兰跟若水合唱团共同演绎的《螃蟹歌》,也在网上爆火。鲜为人知的是,《小雅·鹿鸣》走红的那段视频,其实是师生合唱团首次合练,而《螃蟹歌》是若水合唱团为当地村晚准备的歌。
合唱团唱的歌不是最难的,或许也不是唱得最好听的,为什么能走红?杨进宏和普海玲说,让他们走红的,或许是听众的共鸣——歌词代表的传统、孩子代表的传承,才是那股直抵人心的力量。
3月,合唱团在当地的专场演出一票难求,平时基本只用一层的玉溪聂耳大剧院,甚至开放了三层。
组建门槛低、群众可以广泛参与的合唱,在玉溪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今年初,玉溪市政府又召开专题办公会,研究推广合唱。玉溪市聂耳文化中心主任赵琳介绍,2009年以来,玉溪市先后举办七届“聂耳音乐(合唱)周”活动,今年还将举办首届“聂耳合唱节”,为聂耳故乡持续注入更优质的文化元素。
临别前,普海兰提议若水合唱团来段表演,孩子们选择了《螃蟹歌》,唱到兴奋处,双手比划着“小夹夹”。从国歌到山歌,从《诗经》到童谣,歌声是孩子的翅膀,让他们可以更好地飞向远方。
人们说“一群人带火了一座城”。杨进宏却说:一个人的坚持、一群人的尝试、一座城的支持,共同孕育出了如今的玉溪合唱。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6日 20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