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4:50:35 来源: sp20250105
“复兴号”动车组在云南省勐腊县境内的中老铁路线上行驶。 李云生摄(人民图片)
在百川国际物流公司仓库外,工人用叉车装货。 本报记者 彭训文摄
本报记者在中老铁路勐腊站采访百川国际物流总经理张畅(左)。 查 巍摄
扫码观看视频
回到北京的这些天,耳边还经常响着知了的叫声——像是云南的午后,密林间知了成群结队,一齐在喊着“热”。
虽然已至秋天,但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天气依旧炎热。勐腊位于云南省南端,东部、南部与老挝接壤,西南隅与缅甸隔澜沧江相望。由于地处亚热带,这里植被茂密。“勐腊”一词来自傣语音译,意为“茶之地”。近年来,随着途经这里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这个边境县变得越来越热闹。
铁路修到傣家寨
从北京到勐腊,需先乘飞机到西双版纳,然后换乘中老铁路列车,一路南行。虽不是假期,但车上几乎坐满了乘客,有的说着当地方言,有的讲普通话,还有的说英语。
坐在旁边的乘客杨先生是云南昆明人,在勐腊县城做边境贸易生意,创业两年多。他说,以前从昆明到勐腊,主要坐汽车,得大约12个小时,现在只需要4个多小时,“不仅节省时间,坐着宽敞舒服,还不需要中途换车,方便多了”。
“铁路修到我们傣家寨子,祖辈人都讲,以前咋过敢想嘛。”坐在对面的是一个傣族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她是勐腊本地人,前些年嫁到靠北一些的景洪市。她说,有了这趟车,很多村里人第一次走出大山,这几年读大学、做生意的也变多了。
不到1小时,列车抵达勐腊站。出了勐腊站北广场,满目大片橡胶林,边上的场坝更热闹:塔吊旋转、水泥车疾驰,工人正忙着建设厂房。在一个写着“百川国际物流”牌匾的楼房下,记者见到了勐腊百川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畅。他是勐腊人,多年在老挝打拼。中老铁路通车后,他毅然决定回乡投资,公司主营国际公铁联运、货物仓储、进出口贸易等业务。
“走,去看看我们的仓库。”张畅边走边打开话匣子。“没干过,困难多,最主要是对货物办理流程不熟悉。”他指向远处,铁路边停着一列货运列车,“还记得第一次跟车,送货到成都火车站,就碰上了麻烦。由于没有经验,我在火车站折腾了将近一个星期,也没能把货物提出来,最后在铁路工作人员帮助下,才解决了难题。”
随着中老铁路货运业务兴起,别的物流企业集中精力跑业务、找客户,张畅却调整了思路——建设仓储设施。他解释说,如果没有货物集散地,就容易陷入火车等货或者货等火车的怪圈:越没有货,火车车皮越少;车皮越少,货就越少;而有了仓库中转,以前一周都发不出去的货物,现在两三天就能发出。
说话间,仓库到了。这是两个分别有数千平方米的铁皮房,库里堆放着冰箱、彩电、饮料、小麦等物资,工人正用叉车将货物搬上货车。张畅说,除了勐腊站,公司还在中老铁路多个站点开设分部,到今年底收发货将突破10万吨,实现营业额逾3000万元。
“中老铁路开通,为勐腊企业带来了很多商机。”张畅指着正在建设的工地说,“公司正在完善仓储基础设施,争取早日开通公铁海联运业务,把业务做到东南亚。”
中老铁路让务工人员“腰包”也鼓了。巨擘物流公司承担了百川国际物流的仓库货物搬运工作。装卸工江贤军来自湖南,在勐腊打拼了5年多。他说,中老铁路开通后,他和工友接到的活儿多了,拿到的工钱也涨了,“以前一个月挣六七千元,现在加上提成能拿1万多元”,他打算长期在这里干下去。
勐腊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勐腊县人流和物流量增长显著,2022年客运量达到50万人次,公铁联运货运量达200万吨。铁路的开通还带动当地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吸引了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或就业。
职高迎来留学生
一片云彩,一阵雨,雨后勐腊县城空气更加清新。在县城边,有一所招收老挝籍学生的学校——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和中老铁路开通,中老两国在经贸、科技、旅游、教育等领域交往日益密切,该校成为很多老挝学子学习汉语的首选之地。
21岁的篇珐·通坎米来自老挝万象。今年3月,她放弃了国内大学的学习机会,来到这里。半年多过去,她已经能使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
篇珐说,她的姐姐曾是勐腊职高的学生,现在在中老铁路任列车长。“以前来中国需要坐七八个小时汽车,这次来学校报到坐火车,只要4个小时。”篇珐说,她毕业后希望像姐姐一样,用学到的汉语知识,促进中老两国交流合作。
中国文化博大深厚,让很多老挝学生产生浓厚兴趣。19岁的葛叫·潘马尼翁有一个中文名字——陈小美。她的爷爷是一个华侨,给她起了这个名字。她说,自己从小对长城、故宫十分向往,希望将来能到中国各地去旅游,了解中国文化。22岁的宋篇来自老挝丰沙里省。学习汉语是他的梦想,他认为汉字、汉语知识很有魅力,“很多汉字和形状相似,比如‘串’字,一个木棍串着两个肉片,很形象”。
勐腊职高招收老挝学生的历史,可追溯到2001年9月,该校开设汉语翻译人才培训班。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周渤介绍,起初开班时,学生主要来自老挝北部几个省。办学至今,已累计招收老挝籍学生近3000人,覆盖老挝18个省、直辖市和特区。
周渤说,国家近年来对职业院校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免除学生学费,还提供补助。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采用“双师、双语、双班主任”教育教学模式,利用“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的形式教学,不仅教授汉语,还开展电脑、电子商务、智慧农业、中国文化等专业培训,“学生不仅掌握汉语,还学到了创业知识、专业技能,了解了中国文化”。
“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很受欢迎,有的进入中国职业院校继续深造,有的回到老挝,在海关、教育、旅游、贸易等行业发挥积极作用。”周渤说,他到老挝进行教育交流时,多次遇到教过的学生,他们都热情地打招呼,叫“周老师好”。
“中国和东盟国家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情感相依,这就是教育交流、文化交流的作用和价值。”周渤说。
云南省政府2016年发布的《支持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中,提出支持试验区建设面向东南亚的汉语言培训和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学校。周渤说,在对外教育的路上,学校将继续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汉语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能力,促进民心相通,用汉语点亮“一带一路”。
列车带来八方客
中老铁路通车后,一列列飞驰的列车,带来了八方游客,为沿线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10月1日,补蚌村会龙村民小组格外热闹,身着节日盛装的村民载歌载舞,和游客一起欢庆特色旅游村开园。
走进会龙村,立刻会发现这里的特别。好生态——紧邻国家4A级景区望天树景区,三面被自然保护区环绕,可谓“长在景区里的村寨”;好村貌——家家户户是红墙绿瓦的哈尼族新居,门口花草争艳、果实累累;民族特色浓郁——这个以哈尼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村寨里,不仅有特色民宿和农家乐,还有欢快热情的歌舞……
“我们哈尼族有句俗话,叫‘天帮忙、人努力’。村有很多资源,但以前就是不会用。”坐在宽敞的院坝里,补蚌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罗永才回忆起8年前,动员村民房屋改造时遭遇的曲折:
改造前,村民住的大多是两层的木头房,上面住人,下面关牲口,很多房子由于年久失修,摇摇欲坠。2015年,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下,村委会发动村民贷款建房。然而第一天开会时,同意的村民不到6%。“大家都有顾虑,主要是怕没能力偿还贷款。”第二天开会时,罗永才向村民保证,将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让大家富起来。经过动员,六成村民同意贷款——这个结果并没有让罗永才满意。第三天开会时,他更加具体阐述产业发展方向,就是依托景区发展特色旅游业,打造菌草、采摘等产业,而房屋改造是基础。会后投票,村民一致赞成。
村里建设热火朝天,看着一栋栋崭新、漂亮的新房,村民都心气很足。为解决私搭乱建、家禽牲畜粪便等问题,党员干部带头拆除彩钢瓦、围墙,搬迁猪圈、鸡圈,大伙一看,都跟着拆除自家违建。村里还对景观台、路面、下水道等公共区域进行改造提升,每家每户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庭院,栽种花卉、果苗和野菜,以前拥挤脏乱的村寨一下变得干净整洁。
“望天树景区边上,有个会龙村值得逛”,游客的口口相传,让会龙村人气渐旺。村里顺势发动村民开办民宿和农家乐,还请来老师,开展餐饮、客服和礼仪培训。村民杨忠搞起了餐饮,不仅做农家饭,还售卖自制的拌牛皮、酸笋、肾茶、普洱茶等特色农产品。杨忠说,中老铁路开通后,来游玩的外地游客变多了,“平时每天两三桌客人,节假日和周末时客人更多,到了饭点要请村里人帮忙”。目前,全村43户村民中有23户开设民宿,还有12家开办了农家乐,设立农产品、工艺品商店,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8万元。
不单单是会龙村。在曼烈村,能品尝到中国、老挝两国的民族特色美食;在河边村,爬山看水赏热带雨林,可以玩好几天;在曼仑村,有原生态的傣族竹楼和美食……在中老铁路沿线,一个个乡村各有各的“拿手绝活”,助推勐腊乡村旅游业逐渐繁荣。据统计,去年勐腊县旅游收入达79亿元,比中老铁路开通前增长了67%。
记者离开勐腊时,乘坐中老铁路列车到昆明中转。疾驰的列车外,只见村寨里新房栋栋,窗户玻璃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光线在胶林中时隐时现。这些和美乡村,像是用铁路线串起的一颗颗珍珠,等待着更多中外游客去发现、去体验。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