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5:25:18 来源: sp20250105
金融具有功能性和营利性双重特性。能否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着金融机构能否行稳致远
讲信义、扬正义、弘大义,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自身价值,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获得合理回报,实现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
为改造污水处理厂,浙江之恩环保产业园2023年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没想到,该产业园不仅获得了台州银行2000万元的授信,贷款利率还比同类型贷款下浮了近30%。
利率为何会降低?原来,通过台州数智金融服务平台,台州银行工作人员确认这笔贷款符合“绿色贷款”标准,于是主动给予利率优惠,支持企业绿色转型。让产业更绿色,让企业轻装前行,金融机构主动让利,生动体现了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经营理念。
金融具有功能性和营利性双重特性。能否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着金融机构能否行稳致远。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深刻阐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义和利是有机统一的,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金融行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把“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的实践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坚持在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和利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倡导见利思义、义在利先,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在我国传统商帮中,晋商“利以义制”的行商准则,徽商“以义为利”的经营理念,浙商“义利双行”的价值追求,无不蕴含着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清代一名徽商购有大批粮食,赶上灾荒之年却未趁机涨价,而是将全部粮食减价出售。他说:“能让老百姓度过灾年,重新复苏,才是大利。”金融行业要坚持古为今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正确认识“义”和“利”,不断擦亮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底色”。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在义利之间取得平衡,才能保持健康的循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截至去年8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7.4万亿元,利率优惠、财政贴息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累计发放9600多亿元,支持2300多万户次。以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蔡川村为例,该村贫困人口占比曾一度达到79%,年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邮储银行通过“产业引领+能人带动+金融帮扶”的金融扶贫模式,“贷”动农户拔掉了穷根。而把目光投射到更广领域,“小微外贸荟”打通小微外贸企业融资痛点,农业保险、苹果期货助力农民防范风险,一个个“小场景”中,普惠金融释放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能量”。前进道路上,金融行业要进一步树牢正确义利观,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在服务国家战略、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金融行业要发挥自身业务特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无论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还是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或是为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都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须坚持的“义”。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自觉抵制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观念,讲信义、扬正义、弘大义,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自身价值,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获得合理回报,实现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惠民利民上下更大功夫,让人民群众更好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在一次全国两会上,谈到乡村金融,习近平总书记关切询问:“钱有没有真正用到农民身上?”把钱真正用到该用的地方去,这是金融行业应当追求的目标。新征程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积极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践行“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的实践要求,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金融行业也一定能在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本报评论部)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