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丨欧盟新领导层人选在激烈博弈后出炉

发布时间:2024-11-22 18:48:57 来源: sp20241122

新华社布鲁塞尔6月29日电 题:欧盟新领导层人选在激烈博弈后出炉

新华社记者付一鸣 张兆卿 陈斌杰

欧盟峰会2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欧洲理事会当晚通过欧盟新领导层人选。分析人士指出,自6月上旬欧洲议会选举结束后,各方经过半个多月博弈,最终确定下一届欧盟机构领导层人选。但提名人选尤其是欧盟委员会(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连任能否获得欧洲议会的过半数支持,仍存悬念。

人选揭晓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27日晚在社交媒体上说,欧洲理事会决定提名冯德莱恩连任欧委会主席,选举葡萄牙前总理科斯塔担任下一届欧洲理事会主席,并提名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担任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这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左)、时任葡萄牙总理科斯塔(中)和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的资料照片拼版。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这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左)、时任葡萄牙总理科斯塔(中)和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的资料照片拼版。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自6月9日欧洲议会选举投票落下帷幕,欧盟内部已就新领导层人选多次协商,但始终存在分歧。据媒体报道,峰会前夕,代表欧洲人民党党团、社民党党团和复兴欧洲党团所组成联盟的6位欧盟国家领导人,就欧盟新领导层人选达成共识。但由于该方案需要在峰会上得到欧盟27国领导人的多数支持才能通过,为了避免影响其他议程,这个极具“敏感性”的议题被放在了27日晚最后讨论。

欧盟确定领导层人选时,除考虑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外,往往需要平衡多个因素。

得到提名或当选的三人中,德国人冯德莱恩来自欧洲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党团,得到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和波兰总理图斯克等该党团成员的支持;科斯塔来自欧洲议会第二大的社民党党团,得到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和德国总理朔尔茨等该党团成员的支持;卡拉斯来自欧洲议会第四大的复兴欧洲党团,得到同样来自该党团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荷兰首相吕特的支持。

从性别上看,冯德莱恩和卡拉斯是女性;从所属国地理位置看,科斯塔代表南欧,冯德莱恩代表西欧,卡拉斯代表东欧;从所属国大小看,冯德莱恩来自欧洲大国,科斯塔和卡拉斯来自中小国家;另外,冯德莱恩和科斯塔代表“老欧洲”,卡拉斯代表“新欧洲”。

激烈博弈

此前,欧洲媒体普遍认为,欧盟新领导层人选方案应在17日的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迅速达成,因为“法德轴心”的领导人马克龙和朔尔茨均在会前透露“已接近达成协议”。然而这一预测未能成为现实。


这是6月28日凌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的欧盟峰会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这是6月28日凌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的欧盟峰会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分析人士指出,此前的一个重要分歧是,欧洲人民党党团提议打破欧洲理事会主席连任两届共五年任期的惯例,由该党团人选获得其中一届两年半任期,让希望科斯塔获得这一职位的社民党党团产生强烈不满。

本次峰会前夕,比利时“欧洲动态”网站说,欧洲人民党党团已撤回仅让科斯塔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一届任期的要求,同意依照惯例让科斯塔连任两届任期。

即便如此,更新版的方案仍遭到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批评。梅洛尼来自欧洲议会第三大党团欧洲保守与改革党团,对自己被排除在决策圈之外表示不满,并对她所在的右翼党团没有被纳入提名范围感到气愤。

《政治报·欧洲版》网站文章说,在27日晚表决中,梅洛尼在对冯德莱恩的表决中投了弃权票,并给科斯塔和卡拉斯投了反对票。

变数仍存

根据欧盟规则,欧洲理事会27日通过的三个人选中仅有科斯塔可直接就职,其他两人还需经过一定程序,其中欧委会主席一职需要欧洲议会表决通过。如果未能通过,欧洲理事会就应提名新的人选。因此,冯德莱恩能否连任仍存在不确定性。


6月28日凌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盟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6月28日凌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盟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欧洲议会的表决将在7月中旬举行,冯德莱恩需要获得总共720票中的361票才能连任。目前,由欧洲人民党党团、社民党党团和复兴欧洲党团组成的联盟在欧洲议会720个席位中占有399席。但《政治报·欧洲版》网站文章指出,在前两次针对欧委会主席人选的投票中,该联盟中13%的议员并未给联盟提名的人选投赞成票,冯德莱恩仅靠该联盟的支持未必能得到足够票数。

此间媒体分析,这意味着冯德莱恩为实现连任或许还需要获得绿党和欧洲自由联盟组成的党团或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领导的右翼政党意大利兄弟党的支持。但前者拥有的54个欧洲议会议席可能不足以让冯德莱恩在表决中胜出,且与其合作可能导致欧洲人民党党团支持的流失;而后者只有24票,且一旦与其合作将失去社民党党团的支持。因此冯德莱恩必须把握好的“非常微妙的平衡”。

(责编:曹欣悦、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