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人文茶座)

发布时间:2025-01-10 22:42:48 来源: sp20250110

  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夺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华民族的体育传统源远流长。据学者考证,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反映出来的体育活动至少有9项,分别是摔跤、射箭、骑马、登山、赛跑、划船、弹射、乐舞、游泳。这些体育活动至今仍是体育比赛的热门项目。可见早在距今3000多年,中华大地上就已活跃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了。

  许多体育项目的最早记载都可以在中国文物和典籍中找到。比如,摔跤。甲骨文中“斗”字,字形为两个人徒手相对,呈搏斗之势,和现代摔跤几乎一模一样。有一段甲骨卜辞记载了商王占卜问两个下属的角斗比赛谁能赢。如果这版甲骨记载属实的话,那将是我们知道的最早的摔跤竞技了。

  我国古代把踢足球称为“蹴鞠”,传说是黄帝发明的。到战国时期,蹴鞠发展成一项广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鞠者”。踏鞠就是蹴鞠。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足球起源最早的国家。在很多出土文物上都有蹴鞠图像。蹴鞠者不仅有男子,还有女子。河南南阳出土的一些汉画像砖上栩栩如生地雕刻着仕女踢球的场景,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女足了。

  再比如,射箭。在甲骨文中有大量和弓箭有关的文字。甲骨卜辞记载了一位叫子的年轻人学习射箭的过程。殷墟出土了很多青铜箭镞和骨质箭镞,有的箭镞是平头的,很可能是练习之用。到了周代,射箭成为“六艺”之一,是贵族教育的必修课。据《周礼》记载,当时人在宴饮娱乐时经常开展射箭比赛,有一整套严格的规则和礼节。

  唐代是我国封建时代的一个发展高峰,也是体育活动兴盛的时代。马球、蹴鞠、射箭、乐舞、拔河等非常流行。而且,唐人富有创新精神,发明了新的体育活动。比如“木射”,非常像今天的保龄球;再比如“踏歌”,它不拘场地,不限人数,各种场合随时都能一起牵手踏地随歌起舞,多的时候有成百上千人同时参与,通宵达旦,尽情欢舞,和今天流行的广场舞非常类似。

  现代马拉松比赛全程42.195公里,是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上确定的长度,对跑者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都是巨大考验。但我国很早就有“超级马拉松”,据《南村辍耕录》记载,元代政府每年举办一次长跑比赛,参赛者需从河西务跑到大都,或从泥河儿跑到上都,距离长达180里。在那个没有现代跑鞋、速干服等运动装备的时代里,参赛者是怎么跑完如此漫长距离的,确实让人惊叹。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热爱体育的民族,具有热爱生活、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民族性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体育形式,展现了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培养健全人格、健康体魄和君子风度的重要性。孔子以射箭为喻:“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我们应该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从中汲取精华,为发展体育事业、增进人民健康提供宝贵滋养。

  体育事业的兴旺发达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今天的中国,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性体育活动实力强大,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摘金夺银,展现出顽强拼搏的意志、追求卓越的精神和爱国奉献的品质,也向全世界展现着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