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抱世界——冬运会“洋面孔”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4-11-24 05:28:20 来源: sp20241124

原标题:中国拥抱世界——冬运会“洋面孔”这样说

来自奥地利的塞巴斯蒂安靠在裁判楼外的台阶上沐浴阳光,眼前这座他参与修建的场地即将暂时归于宁静——“十四冬”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男子公开组决赛即将收尾,北京队的王梓阳正站在终点处等待分数。

当裁判团队确认王梓阳的成绩后,现场播报了他夺得冠军的消息。裁判长伊万诺夫站起来,向身边的同事们握手致谢,从15日到17日,他们顺利完成了三天高强度的执裁工作。

2月17日,北京队选手王梓阳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伊万诺夫是一名国际A级裁判,有二十多年的执裁经验,这是他第一次执裁中国的全国冬季运动会。王梓阳的最后一滑获得94.25的高分,力压张义威第一滑获得的90.50分,这场高水平的比赛让伊万诺夫感到兴奋。

“获得奖牌的三位选手都很出色,他们的技术真的很棒。冠军还很年轻,他绝对有站上世界大赛领奖台的潜力。还有那个12岁的小男孩(戴宇洋)让我印象深刻。”伊万诺夫说。

伊万诺夫说,15年前他来过中国,如今回到这里,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十四冬”的比赛设施达到了国际雪联世界杯的办赛水准。“你们为裁判创造了很好的环境,组织工作和各种服务都很棒。这几天的比赛只是一个开始,这里还会有大跳台等比赛,还有很多精彩值得期待。”

2月17日,北京队选手王梓阳(右)在赛后与队友张义威拥抱。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伊万诺夫不是唯一感受到“十四冬”高水平办赛的外籍裁判。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磊介绍,“十四冬”在竞赛规则上全面对标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在一些重点项目上特意邀请了高水平外籍裁判。

来自英国的亨德森有15年执裁短道速滑的经验,参与“十四冬”是她第四次来到中国,此前三次她分别执裁了北京冬奥会测试赛、北京冬奥会,以及2023-2024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的比赛。

亨德森表示,执裁“十四冬”是令人难忘的经历。“这里场馆设施很好,具备承办短道速滑比赛的一切条件,冰面也很棒,很适合运动员比赛,赛事组织井然有序,现场氛围很热烈,真是令人难忘。”亨德森说,“能看出来短道速滑在中国地位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亨德森认为,北京冬奥会对于冰雪运动的带动作用明显,也让短道速滑项目得到更多普及。“我认为青少年应该坚持他们所热爱的短道速滑项目,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坚持下去一定能收获未来。”

“十四冬”的氛围延伸到了赛场之外。

俄罗斯小伙安德烈·马可和家人今年春节期间来到呼伦贝尔体验冰雪旅游项目。恰逢“十四冬”举办,不少全民冰雪运动体验活动正在举行,马可在莫尔格勒河景区体验了一把。

“这里的冰雪运动氛围太棒了!景区结合了赛事、民族文化和天然的冰雪资源,有雪地冰壶、雪地摔跤、雪圈比赛等,体验感非常棒!”马可说。

“中国的全国冬运会感觉就和奥运会一样!”来自美国的花样滑冰教练肖恩·拉比特在个人社交媒体上称赞“十四冬”。拉比特是此次花样滑冰青年组选手赵启涵的教练,“这次‘十四冬’比赛细节感满满,让人印象深刻。”

1月18日,北京队选手赵启涵在青年组男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十四冬”更是实现梦想的驿站。

33岁的德里克·利文斯顿去年退役,结束了持续15年的单板运动生涯;31岁的刘佳宇是四届冬奥会选手,她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技巧比赛中获得银牌,实现了我国在该项目上奖牌“零”的突破。年龄相仿的两人去年9月成了师徒,携手开启逐梦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的新征程。

刘佳宇复出后首战成绩不俗,在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崇礼站中获得亚军。在“十四冬”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女子公开组决赛里,刘佳宇只顺利完成了第一轮,后两轮的失误让她腿部受伤,但她还是摘得了一枚银牌。

2月17日,刘佳宇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作为运动员,德里克曾两次参加冬奥会,但领奖台对他来说始终遥不可及。刘佳宇是德里克执教的第一名专业选手,这让他感到冬奥会领奖台不再遥远。

“如果佳宇再次登上冬奥会领奖台,我自然与有荣焉。帮助佳宇在冬奥会夺牌也是我的梦想,(作为教练)我才刚刚起步,未来我们会走向何方,拭目以待吧。”德里克说。

决赛后,德里克推着轮椅把刘佳宇送到新闻发布厅,他安静地坐在过道里。伤腿被固定着的刘佳宇笑着完成了整场发布会,她将和德里克一起,开启逐梦冬奥的新征程。(记者季嘉东、张荣锋、李典)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