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界科学家杜建忠:关注原始创新 勇攀科研高峰

发布时间:2024-11-24 04:29:34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社 上海12月6日电 题:侨界科学家杜建忠:关注原始创新 勇攀科研高峰

  作者 范宇斌

  “各行各业都需人才,侨界科技工作者既要胸怀国际视野,更要沉下心来、坐得住‘冷板凳’,踏踏实实做科研,在重要的研究领域建立独特的研究方向,形成系统的科研成果,勇攀科研高峰。”近日,同济大学侨联主席、科协副主席、长聘特聘教授杜建忠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说。

  当前,上海正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汇聚了一大批侨界科技工作者。在杜建忠看来,面向未来,侨界科技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优势和才干,推动中国科技创新水平迈上新台阶,以侨为桥,促进海内外人才交流、合作、互鉴。

同济大学侨联主席、科协副主席、长聘特聘教授杜建忠(左三)与学生一起交流。 (受访者供图)

  杜建忠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后,以博士后身份前往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从事化学和材料研究。留学期间,杜建忠曾就个人的未来“出路”与导师进行探讨,逐渐坚定了一个信念:“学成后要回国发展。”

  “我当时比较了欧洲和中国的科研环境和发展趋势,发现中国的科学研究正在快速发展,科研舞台更加广阔,回国发展是我最好的选择。”杜建忠说。

  2009年,杜建忠受聘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010年起,他全职在同济大学任教,并组建课题组,专注科研创新,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201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此过程中,一批年轻学生成长为优秀的科研骨干,使得科创工作后继有人。”他说。

  回忆海外留学的经历,杜建忠表示,“正是那段经历,让我坚定了从事科研及教育的决心。我的导师给我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创造了非常宽松的科研环境,希望我有独立的学术思想,能够带领一个团队从事原创研究。”

  留学期间,杜建忠先后师从3位导师,他们的性格和执教方式迥异,但在科研上都对杜建忠产生了很大影响。“我接触了许多前沿、多元的科研理念。导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瞄准前沿科技,用科研去解决一些‘真问题’,并用‘新想法’去引领新领域研究。”

  2004年,杜建忠在研究中发现,在小分子聚合成高分子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自组装”为纳米材料。当时,他把这一现象向导师汇报后,就继续专注于自己原来的课题了。没想到,他的导师后来经过十多年的科研努力,把该“聚合诱导自组装”现象发展成为高分子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纳米材料的宏量制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杜建忠看来,导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敏锐地抓住一些新现象、新发现、新想法,并坚持不懈地钻研下去,使其成为学术界新的重要研究领域。后来,杜建忠也经常和他的学生讲起这件事,告诉学生不要错过不寻常的现象。

  导师的教育理念对杜建忠日后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影响颇深。“因材施教、高效做事、心胸宽广、懂得放手、具有耐心、允许学生犯错误、不在公开场合批评学生……这些都是我从导师身上观察到的特质,也是为人师者之道。”杜建忠说。

  作为博士生导师,杜建忠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鼓励学生关注“从0到1”的原始创新,特别是概念创新,因为这能够变革传统思维,开创新领域,引领学科发展,也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乐趣。“尤其是化学和材料领域的学生,不仅要学会创制世界上本没有、但非常重要的新物质的方法,更要善于从新现象中发现并凝练科学问题,进而总结具有普适意义的科学规律,推动科学进步。”

  杜建忠还积极以侨为桥,不仅邀请学科领域的海外顶尖学者、院士来到中国各地开展学术交流,还积极为外国专家与中国学者的科研合作牵线搭桥。他曾获“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

  “在高校,拥有一大批侨界科技工作者,他们年轻而富有才华,渴望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会。”杜建忠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侨界学术“新秀”来到上海投身科研,推动原始创新,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