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2 21:14:35 来源: sp20241222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题:回答“世纪之问”的中国答卷——海外热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新华社记者
去年12月,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了智库报告《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报告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正在践行的一种发展新范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即在现代化道路中厚植人文底色,在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迈向高质量发展。这一发展新范式正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运用,是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把钥匙。
报告引发海外媒体和多国政商学界人士广泛关注。他们认为,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人文经济学是中国从传统与现实中找到的区别于西方的全新经济发展理论,将人民物质和精神福祉置于发展战略中心,为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回答“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等“世纪之问”提供了中国答卷。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经济学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旨归,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经济学,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的出发点,从“人”的视角回答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重要命题,彰显了发展的人文价值取向。
多国媒体和受访海外专家学者认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推动经济学的人文回归,是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的理论创新。
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舒尔茨表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一种主张将人置于战略中心的愿景。他说,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认可经济或政治规划都必须着眼于追求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福祉,实现共同繁荣。
文化和经济好比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经济奠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提供发展的动力和价值导向。总部位于委内瑞拉的南方电视台在报道中表示,中国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立场是强调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文与经济的共生关系。
克罗地亚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普莱舍强调,对任何社会来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须与文化有关,文化发展又可以赋予经济丰富内涵。
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之路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逐渐形成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文明逻辑。
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奥斯特洛说,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显著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贝内特说,社会主义经济学归根结底是以人为基础,中国提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把“人”恢复到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心舞台。
不少专家指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立足中国自身国情,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表示,中国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康庄大道。他说,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自身特色,如注意人才培养,善于制定面向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规划等。
叙利亚政治分析人士伊赫桑表示,中国结合本土文化传统和现代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尊重并发扬本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破解全球赤字的“中国方案”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副所长乌亚纳耶夫说,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世纪之问”,“中国答卷”对世界具有借鉴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全球发展赤字,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中国之经验,推动经济学的“人文回归”,打破经济增长的“人文悖论”,为世界经济增添“人文韧性”,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基因”,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共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当代世界的现代化难题,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中国方案。
在西非地区,许多民众仍在极端贫困中挣扎。加纳新闻网总编辑阿加纳表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有望打造促进人类发展、增进社会福祉的“世界样本”,供非洲国家学习借鉴,指引非洲人民早日走出政治动荡和发展滞后的泥潭。
波黑“一带一路”促进与发展中心主任博里奇表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为进一步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实践借鉴。埃及赫勒万大学商学院教授法拉特·阿卜杜拉说,中国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证明,让不同社会群体都融入经济增长过程是成功的关键。
哥伦比亚哈维里亚纳天主教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洛伦索告诉记者,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基于全人类共同价值和相互理解的合作,是迈向更加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步。
(责编:艾雯、崔译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