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探访杭州“天安门”:从朝天门到鼓楼千年烟火不散

发布时间:2025-01-07 16:26:18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网 杭州4月24日电(记者 严格)朝天门是杭州南宋御街中山路上唯一座城门,也是历史上古都中轴线上的地标性建筑。朝天门在南宋杭州的地位,类似今天北京的天安门。今天记者和研究学者一起探访朝天门,尝试破译这一古都千年地标的奥秘。

  朝天门今为鼓楼,在杭州吴山下,御街边。吴越后屡毁屡建,2002年重建。重建的鼓楼按明代建筑形式,采用五开间,二重檐歇山顶,斗拱装饰。屋面仿古结构,黑色亚光琉璃瓦,古门窗。城墙为复制原城墙,墙体为清水墙。《重建鼓楼记》有记载:登斯楼也,东海苍茫,钱江澎湃,吴山秀色,西子风姿。游目骋怀,风光无限。

杭州朝天门鼓楼今貌 毛瑜摄

  据浙江大学陈志坚教授考证,朝天门始建于吴越国时期,为杭州罗城城门之一。在南宋只存“双阙,无门关”。《咸淳临安志》《皇城图》中画得很写实,只是两个台基状的城门,没有城门楼子,可谓一目了然。

  朝天门虽然没有门的功能,但是他却是南宋首都的新闻中心,经常作为官方发布“公告”的所在。

  南宋灭亡前夕,丞相文天祥本在苏州督军,抵抗元军,结果被朝廷命令催回杭州,而苏州很快陷落。当时造成了首都杭州人巨大恐慌和对文天祥的严重质疑。为了安抚民心,文天祥不得不把朝廷文件被公开贴在了朝天门下,民众才平息了质疑。这时候的朝天门,宛然就是南宋版的“新闻直播间”了。

  其实,朝天门下的公示功能,除了官方之外,也常被老百姓所利用。

  南宋理宗时期,当时有人在朝门上写了八个大字“阎马丁当,国势将亡。”讽刺理宗宠幸阎妃、丁大全等奸佞搅乱朝政,南宋就要灭亡了。

  这时候的朝天门,又成了南宋的“三角地”。

  而紧靠在朝天门的外面,则有一个很特殊的机构:进奏院,具体位置大约在今天鼓楼外的御街中山南路拐弯处,现在是一排店铺。

  进奏院管着传令天下的职责,每天都要采编、审定和发布“朝报”。

  据杭州文史学者姜青青考证,进奏院有一帮人在编发“朝报”的同时,把人事任免中一些“未定”的材料,悄悄传给外人,供其编印“小报”上市牟利。于是出现了一拨专门靠搜集和传递“小道消息”的行当人。他们在朝天门采集各种音信的同时,又将进奏院漏出来的“小道消息”转给专门的人编写刻印成“小报”,每天一张纸,天不亮就上市,拿去城里到处售卖,这生意还相当不错。

  姜青青说,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和记者了。

  几百年后,朝天门下今有一家南宋书房。建筑青砖黑瓦和现代材质相呼应,这是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设计的作品。      走进书房立马能看到跟宋代文化相关的一些书籍以及文创礼品类商品,南宋历史与文化扑面而来。《图说南宋御街》、《藏在宋画里的两宋史》和《品宋》是这个月销量最好的书籍。

南宋书房外的街头演出 毛瑜摄

  书房阶梯很大很宽敞,同时也是个阶梯小剧场,不断变换的光影效果非常有视觉震撼力,这里还会开展各种文化讲座和交流活动。

  据书房掌门人赵群伟说,自2020年10月开业以来,南宋书房年均接待读者300余万人,组织的各类活动参与者年均接近100万人次。

  当然,朝天门下更是古都商贸中心。《都城纪胜》说朝天门“食物店铺,人烟浩穰”,《武林旧事》也记载,“都下自十月以来,朝天门内

  外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帖幡胜之类,为市甚盛。”

  现在朝天门是鼓楼,烟火气依然很旺。鼓楼外游埠豆浆开了三十多年,是杭州早餐界网红。记者上午八点半去,还有人在排队。豆浆店的烧饼,满满的葱花,夹上油条,咬一口,喝一口豆浆,幸福感极强。

  靠近鼓楼是十五奎巷,宋代称长庆坊。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丁云川说,南宋时候,十五奎巷里曾有剧院、有街头戏剧表演、街头杂耍等,是繁华的娱乐场所,堪称南宋的“百老汇”。

  记者以前常到十五奎巷,那时候唯一的印象就是破败杂乱,经过整修,现在十五奎巷的马路平均被拓宽两米,从路口望去,整修一新的沥青路面,青瓦白墙的民居让人觉得视野清爽开阔,与印象中不可同日而语。

  十五奎巷32号是一处历史建筑,这是南宋施公庙旧址所在了。

  施公庙,供奉的是施全。施全本是南宋殿前司的一名低级武官,他在岳飞被害后刺杀秦桧,舍身为民除害、为国除奸。

  张艺谋电影《满江红》里刺秦的小兵张大,就以施全为原型。

  站在十五奎巷口,一头是雄伟的鼓楼朝天门,人来人往,车进车出,另外一头,则是南宋御街的起点——大内凤凰山。南宋至今近千年,烟火气还是绵延不绝。(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