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改革方法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发布时间:2024-11-30 18:37:00 来源: sp20241130

  【编者按】在推动改革开放工作中,习近平提出了诸多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工作方法,并用独有的“习式语言”阐释表达。央视网《天天学习》推出“习近平改革方法论”系列策划,讲述习近平推进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的故事,阐释这些改革方法论中蕴含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天天学习《摆脱贫困》一书的开篇之作《弱鸟如何先飞》,记录下习近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闽东经济发展的辩证性思考。该文用“弱鸟”来形容贫困的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

  彼时的福建宁德,经济总量排名全省末位,俗称“闽东老九”。交通闭塞,信息短缺,小农经济一统天下,商品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文章认为,闽东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小农经济是富不起来的,要“抓大农业”。

  习近平在文章中为闽东经济发展指明清晰方向:“‘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提出“山海经”理念时,习近平刚满35岁。这一理念的提出,源于习近平对“大农业”深邃的思考,也基于他扎实的地方调研。

1989年7月,习近平冒着酷暑,带头步行到下党乡调研。

1989年7月,习近平冒着酷暑,带头步行到下党乡调研。

  1988年6月,习近平刚到宁德赴任,就一头扎进了基层。古田县、屏南县、周宁县、寿宁县……到任不到3个月时间,习近平走遍闽东9个县,后来又跑了绝大部分乡镇。

  “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田地的稀缺与山海资源的丰富给习近平留下深刻印象。基于宁德的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习近平总结出闽东经济发展“山”与“海”的辩证法。

  他主张,各县应根据实际,分析长处与短处,选择切合实际有一定基础,通过努力能够做强做大的突破点入手,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指导原则。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闽东各县掀起了山海资源开发利用热潮。“茶叶是闽东的一大优势”“种果也是很有前景的”“把以养殖业为代表的海上经济带动开发起来”,习近平的发展思路指导全闽东农民行动起来。

  福鼎——为更好促进白茶生产和运输,修建通村公路,打通发展“命脉”,茶园有了茶山道,更多福鼎白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福安——历时5年比较种植,确定了兼具适应性好、抗性强、品质佳等优点的“巨峰”葡萄品种,“甜蜜果”圆了百姓致富梦。

  霞浦——三都澳海域官井洋盛产大黄鱼,为解决大黄鱼人工养殖问题,科研人员针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开启宁德人工养殖大黄鱼的先河。

  …………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避免同质化,打造差异化,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有了“金钥匙”和“新密码”。

  特色农渔产业成为闽东农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宁德现有茶园100多万亩,大黄鱼、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全国闻名,发展大农业带来了新财源。

三都澳大黄鱼丰收 许少华摄

三都澳大黄鱼丰收 许少华摄

  “山海经”的理念,在过去几十年中赋予了每个脱贫致富的闽东村庄以独特标识。今天的宁德人,会对各个村不同的发展模式如数家珍:下党,定制茶园;赤溪,旅游扶贫;柏洋村,产业致富;下岐村,海蛏养殖;北岐村,滩涂摄影……千村百景,月映万川。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根据自己现有条件,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分类施策,体现差别化。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山海经”理念成为宁德摆脱贫困的行动指南,传递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思想,提供的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方法论。

  早在正定任职时,习近平就针对正定毗邻省会的区位特点,确立了“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路子。他把“半城郊型”经济解释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城吃城”,概括为“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20字方针。

  在浙江,他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万工程”。贯穿“千万工程”始终的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方法,让万千乡村找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最优解。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总书记谋划精准脱贫,推动乡村振兴。

  贫有百种,困有千样,总书记指导,“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幅员辽阔的中国农村,产业区域性特征和结构性特色与生俱来。总书记要求“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2023年4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考察。

  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考察。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再次来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实验区——广东。

  在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总书记看到选育养殖池里的金鲳、海鲈、石斑等各类鱼种活蹦翻腾,他不禁赞叹“真是翻江倒海”。他指出:“我们是一个14亿多人口的国家,民以食为天,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除了吃粮食,吃陆地上的食物,还要靠海吃海。”

  奋进“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深化改革”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要求。

  突出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改什么、怎么改都要根据实际来。这是改革的鲜明特征,也是改革的重要经验。改革方案要接地气,方案落实要考虑到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防止一刀切、一锅烩。

  三十多年前,“山海经”理念打开了闽东视野;三十多年后,“因地制宜”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法论。

  从闽东经验到中国实践,从“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到精准扶贫,再到今天的乡村振兴,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真理力量。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孟利铮 李珊珊

  编 辑丨李珊珊

  视 觉丨黄元 郝凤林

  校 对丨孟利铮 孙洁 宋春燕 梁雅琴 娄郝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