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托起安居梦(新春走基层·一线调研)

发布时间:2024-11-27 13:23:59 来源: sp20241127

  暖阳下的双青新家园。   冯 暐摄

  盛康园社区居民举行迎新春联欢会,居民在画布上写下新春心愿。   本报记者 李家鼎摄

  孩子们在双青第四幼儿园操场上做游戏。   盛康园社区供图

  数据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

  近年来,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天津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逐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兜牢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不断有新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连续11年将住房保障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探访天津最大保障房片区双青新家园,走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倾听社区居民的心声,讲述社区居民的故事。

  ——编  者

 

  正月里,天津市民罗玉芬家中喜事连连:自己即将迎来86岁生日,儿子李恩杰也办齐手续,干起了网约车司机。最让罗玉芬感到高兴的,是在新家迎来了第一个春节——去年8月,她与儿子如愿申请到公租房,经过一段时间的布置,节前终于搬进新居。

  这天,女儿李恩花也来新居帮忙,地板、玻璃擦了又擦,饺子也准备了3种不同的馅……

  “小时候盼过年,也‘怕’过年。”李恩花说,“人一多,我和弟弟只能站着吃年夜饭。”今年春节,她和弟弟将一家人乔迁新居的喜讯分享给亲朋好友,家里的聚会从大年初二一直排到初七。

  这里是天津市北辰区青(广)源街道,2011年2月,天津市在北辰区西部、外环线以西,启动建设天津最大的保障房片区,命名为“双青新家园”。13年寒来暑往,荒地变新城。3.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3个小区、346栋高楼,托举起5.1万名群众的安居梦。

  安  心

  “设计挺合理,住着真踏实”

  年过八旬,可罗玉芬老人依旧耳聪目明,热情健谈。

  20岁那年,罗玉芬来到天津。60多年来,她住过天津西站旁的棚户区、老厂房的集体宿舍,还借住过亲戚家的小瓦房,可不管怎么辗转腾挪,一家人的人均住房面积从未超过7平方米。

  女儿成家生子,邀妈妈和弟弟同住,30平方米的屋子,最多时要塞下7口人,“小舅子和姐夫挤一个屋,换谁都尴尬。”李恩花说。

  67岁的沈玫原来家住和平区劝业场街道,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一住就是40年。厕所是公用的,“早起上厕所,排队要半小时。”

  由于住房拥挤,加上沈玫和丈夫工作都忙,儿子3岁以后,不得已被送到奶奶家。“周六白天接回来,周日晚上再送走……”沈玫回忆。

  “咱们社区的居民,都有一段关于住房的辛酸回忆。”双青新家园盛康园社区第一任居委会主任任丽娟如今已退休,但仍对“2016年11月15日”这一天印象深刻:那一天,首批入住居民迎来拿钥匙的日子,“有些居民甚至提前联系好搬家公司,盼着拿钥匙当晚就能睡在新房里。”

  根据《天津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天津公租房的保障对象聚焦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上年人均年收入3万元(含)以下、人均财产11万元(含)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2平方米(含)以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连续11年将住房保障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近年来,天津采取实物配租保障和住房租赁补贴并举的方式强化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尽最大努力保障困难群众住房需求。近3年,天津累计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发放租房补贴13.99亿元,惠及困难家庭约9.6万户。

  走进罗玉芬的新家,浅色的地砖,搭配深色的踢脚线,透出简约实用的装修风格。虽然建筑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但两间卧室被承重墙隔开,互不打扰,厨房和洗手间各有5平方米,还有一个2平方米的储物间。“设计挺合理,住着真踏实。”罗玉芬说。

  女儿还送来一份特殊的乔迁礼物:一幅由她创作的刺绣作品,只见上面牡丹花绽放,一只公鸡带领几只小鸡在惬意啄食——李恩杰属鸡,今年55岁。

  罗玉芬手指绣画,笑着对女儿说:“我更喜欢画里的这4个字——‘丰衣足食’。”

  舒  心

  “配套要建到群众的心坎上”

  沈玫家的君子兰开花了,翠绿的叶子中,冒出娇艳欲滴的花瓣。“君子兰的花期一般在春天,但我搬进盛康园社区4年,年年冬天都开花。”沈玫解释,花期提前,证明温度适宜,“墙板厚,窗户严,暖气供得足,老伴在家就穿一件背心。”沈玫说,“住在这,舒心。”

  实际上,沈玫刚搬来盛康园社区那会儿,过得并不舒心:原先住的房子虽小,却位于市中心,出小院就是公交站,15分钟步行范围内有好几个菜市场,方圆两公里内,就有两家三甲医院;2018年搬进新居,心里有了落差:“除了房子好,干啥都不方便。”

  出门买个菜,要倒几趟车;银行网点、手机营业厅,一个都没有;规划建设两所中学、5所小学、11所幼儿园,只交付了两所幼儿园……

  “居民入住数量快速增加,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设施建设滞后,给群众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青(广)源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士久说,“不能让困难群众搬了新家,生活标准还在‘底部’转悠。”

  2018年,北辰区开始下大力气改善双青新家园等保障房片区的公建配套设施。

  经过几年努力,双青新家园面貌一新。走在宽敞整洁的柏油路上,小超市、包子铺、火锅店等商铺映入眼帘;两个菜市场相继在双青新家园东区投入使用,缓解了居民“买菜难”;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到家门口;7条公交线路直通市中心和地铁站……

  “下楼就有小公园,不远处还有200多亩的双青公园,这样的配套咋能不满意?”沈玫说。

  73岁的独居老人王慧琏对室内的“配套”更为满意……

  走进这间38平方米的一居室,王慧琏指着枕边的一个白色按钮,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冬天,她曾经发烧、咳嗽、头晕脑涨、胸口发闷,在感觉站不稳的时候,赶忙按下按钮,随即,远在外地的女儿和居委会同时收到预警信息,没过多久,网格员就敲响了房门……

  公租房社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以双青新家园为例,4个公租房社区1万多户居民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35%。2022年以来,青(广)源街道在公租房社区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免费为928名高龄、独居或需要特殊关照的老人安装了“一键报警器”和“健康监测器”。异常情况发生时,社区网格员会及时接收预警提示,第一时间与老人或家属取得联系。

  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上学远等问题,青(广)源街道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推进相关工程建设。目前,6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已投入使用,中学也在紧张筹建中……

  青(广)源街道还在试点社区提升数字设备“嵌入度”,智慧门禁、可视对讲、智慧充电等设备相继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便利度。

  “配套要建到群众的心坎上,才真管用。我们将加倍努力,绝不让保障房片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掉队’。”李士久说。

  暖  心

  “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咱们共同的家,一定越来越美好”

  2018年,陈振寰成为盛康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这个90后退役军人在部队里曾是运输兵, 急难险重的任务每次都抢着上。然而,当近8000人的居民花名册出现在眼前时,他却犯起了嘀咕:独居老人513户、残疾人家庭356户、低保家庭357户、失独家庭24户,还有失业群众等各类群体。此外,公租房社区人口流动性大;居民来自市内各区,对新社区归属感低、认同度不高。

  怎么管?“直到认识于大妈,我既收获了感动,也得到了启发。”陈振寰说。

  于大妈全名于凤锦,今年71岁,退休前在天津的一家电池厂工作。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她在厂内第一个报名参与救援,抢修设备、抢救伤员。

  搬进盛康园社区,她第三天就找到党组织:“住在这儿的有不少是困难群体,我能为大伙儿干点啥?”

  每天早上,打扫楼道;见学校门口道窄车多,穿起红马甲去维持秩序……“这么大的社区,总会有人遇到难处。”于凤锦和宋桂荣、郭秀云等老党员,共同发起成立“小太阳先锋队”,专门为困难家庭和孤寡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身边有了榜样,工作也有了思路。“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得动员大家共同参与!”陈振寰说。

  陈振寰提出“党员+志愿者”的工作模式,一方面将社区划分出6个网格党小组,依托“网格长—网格员—楼门长—微网格员”4级链条,做到“人群情况清、服务需求清”;另一方面,与物业公司成立“不倒翁应急服务队”,为居民提供24小时紧急救助;还打造“匠心便民维修部”“康说树洞心灵驿站”两个项目,为独居老人提供“零件代买+上门维修”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免费心理辅导。

  “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感动群众。”李士久介绍,为营造文明向上、暖意融融的社区氛围,青(广)源街道已连续3年开展“双青好人”评选活动,累计选树53名“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榜样模范。

  盛康园社区成立8年多以来,相继涌现出7位“双青好人”,其中2人还获评“天津好人”。作为“双青好人”代表之一,前几天,于凤锦被社区邀请去给大伙儿做演讲,活动前夜,她用工整的字迹收尾讲稿:“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咱们共同的家,一定越来越美好!”

  信  心

  “每年除夕夜,都有大爷大娘给我送饺子,他们知道,我一定在”

  用居民李伟的话说,搬入盛康园,她“有喜也有忧”……

  喜从房子来:过去跟公婆挤在一间36平方米的小平房,“孩子大了,实在没法将就”。摇号中签,首批入住,孩子4岁第一次坐电梯,“大眼睛到处看,进了电梯兴奋地走来走去”。

  忧从现实来:家庭收入只来自丈夫一人。李伟下岗早,学历不高,又没什么手艺,还要照顾婆婆和孩子,想找一份兼顾家庭的工作,难上加难。

  “我们发现,社区里有不少像李姐这样的妇女,有强烈的就业需求。”陈振寰说。

  “有什么样的工作可以顾家增收两不误?”陈振寰边思忖边打听,终于找到一个“编织仿真手工花”的项目。对接供货方、销售商,腾出原料屋、成品仓,2022年5月,“姐妹花”手工坊开张了……

  走进手工坊,桌上摆满大伙儿的作品。“绣球花、小洋兰、康乃馨……不同种类编织难度不同,价格也不一样。”李伟细细算起账来:平均每枝能挣5毛钱,一个月下来少说四五百元,多的时候能上千。

  “自由灵活,多劳多得,大部分人都是拿回家做。”陈振寰说,“姐妹花”手工坊创办以来,已累计帮助328名低收入群众灵活就业,带动增收超过40万元。

  前不久,29岁的小伙子肖翔中成了手工坊里特殊的一员。“订单多,我临时来帮帮忙。”肖翔中打小患有腿疾,2016年从天津科技大学毕业后,搬进盛康园社区。

  “他本事大着呢,既会写代码,又会剪辑视频。”长期相处下来,陈振寰已经把肖翔中当成了家人。

  “针对特殊群体的就业需求,我们与街道劳动保障部门联合搭建‘就业帮帮团’,一方面链接社区内劳动力资源,一方面收集优质岗位,将用人单位需求精准带到社区。”陈振寰说,在社区帮助下,肖翔中最近又面试了两家单位,“希望能有好消息。”

  对于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陈振寰已有清晰思路:“尽最大努力,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

  “去年以来,我们提出‘社区合伙人’的概念。”陈振寰介绍,社区邀请幼儿园、口腔医院、养老机构等8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伙共建协议书,邀请每位“合伙人”“签署1份项目清单、开展1个系列服务活动、解决1个民生问题、承担1份关怀责任”,以期达到“齐参与、共治理、同受益”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今年,我们将严格挑选、积极拓展项目,争取为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大年三十,陈振寰又给自己排了夜班,在盛康园社区工作5年多,他早已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每年除夕夜,都有大爷大娘给我送饺子,他们知道,我一定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1日 06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