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省份公布前三季度成绩单 GDP平均增速达6.0%

发布时间:2024-11-25 10:24:27 来源: sp20241125

  本报记者 孟 珂 韩 昱

  近期,多地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2日,至少有浙江、四川、湖北等13个省份已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上述13个省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平均达到6.0%,跑赢全国增速(5.2%)。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激励、信贷支持、创新驱动,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态势。

  5个省份地区生产总值

  均超3万亿元

  具体看上述13个省份的经济运行数据,其中,浙江、四川、湖北、上海和北京的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均超3万亿元大关,其中浙江以59182亿元暂居首位。同时,浙江、四川、湖北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4万亿元。上述5个省份GDP同比增长平均达到6.0%,其中四川以6.5%排在首位。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前三季度GDP增速总体表现良好,大多数省份GDP保持5%以上中高速增长,表明我国经济正在加快恢复常态化运行,全国各地均处于全面恢复状态。同时,东中西部核心经济区经济恢复较好、增速较快,相较于其他地区经济恢复具有较为明显优势。

  “各地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出在稳增长政策的发力下,我国经济复苏趋势较为明显,夯实了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基础。”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已公布的13个省份GDP平均增长达到6.0%,经济复苏态势良好,且经济复苏的进程并不局限于个别省份,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均有所体现。

  “同时,传统经济大省前三季度GDP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恢复步伐快于整体,有望发挥经济复苏的引擎作用。”明明说。

  从同比增速角度看,已公布的13个省份中,有9个省份同比增速高于全国增速(5.2%),占比约至七成,有11个省份同比增速高于5%,其中海南以9.5%增速居于首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从地方前三季度GDP看,各地经济修复进度有所加快,约七成省份GDP增长超过全国增速,经济复苏更加均衡,经济增长动力更稳固。同时,不少省份经济规模稳步上台阶,经济整体趋势向好。

  持续推动经济恢复向好

  仍需政策“加力”

  除数据趋势外,受访专家认为,各地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状况也不乏亮点。宋向清表示,其中一个亮点即是,先进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前期各地加大力度推进的转型升级效果在新一轮发展中正在转化为市场新动能。

  以浙江为例,浙江前三季度数据即体现出经济动能优化升级、工业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特点。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年初,浙江提出更大力度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在持续推进过程中,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增长较快。具体来看,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2.1%。浙江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都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张依群也表示,各地经济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以新能源、芯片、人工智能、通讯、工业母机、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一些传统产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被赋予更为强大的数字化智能化功能,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谈及如何持续推动我国经济恢复向好,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溟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有关部门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切实稳增长、提信心、防风险,持续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当前应充分把握内需走强、外需平稳、预期改善、价格回升的良好形势,下阶段工作要加快已出台政策举措落地见效,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政策必须注重协调有力、协同共进、强化预期,推动供需两端持续恢复,形成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的政策合力,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下一阶段,财政政策有望加快支出进度,继续发挥基建稳投资的作用。货币政策有望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支撑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

  明明认为,持续推动经济恢复向好,一方面要加大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通过降准降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房地产调控等宏观逆周期政策,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优化经济结构,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还需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提高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推动消费升级,稳定经济增长。

  周茂华表示,从国内外经济形势看,当前我国政策重心和着力点明确,充分释放红利,稳定促进企业居民信心持续回暖,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市场总量上升、结构持续优化。后续发力点包括,加快推动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和保障房建设;继续实施好稳外贸政策和改革措施,鼓励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等。(证券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