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遗产增至59项 料将激发文博、文保热

发布时间:2024-11-28 06:45:12 来源: sp20241128

  近日,北京中轴线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一消息料将为持续升温的“文博热”再添一把火,同时有利于助推各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北京多家媒体推出了中轴线打卡、旅游攻略。业内人士预计,中轴线旅游路线将成为今年暑假北京旅游热门路线。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将研究制订“北京中轴线”展示与旅游发展规划、计划,逐步扩大展示区域范围,推出主题展示游径,增加文化产品供给,提高旅游活动调控能力,逐步改善游客参观游览体验,减少旅游活动对遗产区、缓冲区及其居民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多地文化遗产陆续申遗成功,也带动了“文保热”,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大文保经费投入。据文物资源大省山西媒体7月29日报道,2024年该省安排省级文物保护经费4.08亿元,较2021年3.24亿元增加0.84亿元,年均增长8%。

  目前,中国拥有59项世界遗产、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全国备案博物馆达到6833家……数量巨大意味着保护难度大、有效利用挑战大、资金缺口大,在保护修缮、展示陈列、活化利用、促进回流等方面,亟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目前,中国拥有规模庞大的文保企业,他们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力量。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与文物相关企业89.8万家,其中,2024年1-6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为4.9万余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陕西、河北以及山东三地的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拥有7.8万余家、7.2万余家以及6.7万余家。

  从成立时间来看,52.4%的企业成立时间在1-5年以内,成立于1年以内的企业占比11.8%。

  如能充分调动这些社会力量,对中国的文物保护是一大利好。目前,国家层面也在着手为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驾护航。今年6月25日,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已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明确国家健全社会参与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文化遗产保护。

  未来,希望更多的公众关注文保,更多的社会力量亲身参与,更多的企业践行责任,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助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

来自天眼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