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1:37:08 来源: sp20250110
4月27日16时许,港珠澳大桥出入境车流量突破1000万辆次。
消息瞬间刷屏网络。但有一个人,却很平静。
“我相信下一个1000万会很快达到,绝对不用五年!”
4月27日,苏权科在办公室。(新华社发)
苏权科,曾担任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19年。这个西北汉子,从黄土地的泥水塘里游向伶仃洋,从建造不到100米的乡村小桥,到负责55公里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他人生的跨度,是中国桥梁建造业从弱到强的缩影。
懵懵懂懂成了桥梁专业的研究生
苏权科1962年出生于大山脚下的陕西岐山县。如果说少年时的他,和水有什么联系,可能只是小时候在村口的水塘里扑腾,学会了游泳。
1978年,苏权科参加了高考,考上了离家不远的陕西师范学院宝鸡分校,专业是物理。
大学毕业后,苏权科成为一名中学物理老师。
三年后,苏权科报考了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但由于专业招生名额问题没有被录取。
苏权科揣着成绩单,想到别的学校碰碰运气,误打误撞进了西安公路学院的大门,懵懵懂懂成了桥梁专业的研究生。
苏权科工作照。(新华社发)
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工程制图……很多桥梁相关的基础课程,苏权科都需要恶补,有的跟着本科生上课,有的自学。三年时间,他除了研究生的课程,几乎又学了一个桥梁本科专业。
“碰到问题不躲,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段经历,塑造了苏权科的性格。
研究生期间,苏权科参与建造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座桥——陕西大荔县一条小河上,一座不足百米的桥。
自那以后,苏权科建桥的梦开始生根、发芽……
渴望造跨海大桥的他第一次见到大海
正是在研究生的课堂上,苏权科第一次听说在遥远的南海之滨,正谋划建设一座跨海大桥——“伶仃洋大桥”。
彼时,这座大桥只是停留在设想层面,却给苏权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这样的一座跨海大桥,让他兴奋,让他彻夜难眠,多少次,他在黄土高原的课堂上,思绪却乘着想象的帆船,飘到了伶仃洋。
1987年,苏权科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广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伶仃洋”已经近在咫尺。
苏权科深知,要完成建造跨海大桥的梦想,就要从最基础的活儿干起——打桩、挖土、扶标尺……
一天下来,苏权科成了“泥人”。
然而,直到两年后,渴望造桥的“泥人”才第一次见到大海。
苏权科(左二)工作照。(新华社发)
“第一次见到大海可兴奋了!在深圳蛇口看到海,我就问伶仃洋在哪里,他们说蛇口外面的海就是伶仃洋。”
1991年,苏权科开始参与自己的第一个跨海大桥项目——汕头海湾大桥,随后,他参与了台山镇海湾大桥和厦门海沧大桥的工程。
“只要有跨海大桥的项目,我就要去争取参加。”
要在祖国造出世界一流的跨海大桥
1994年,苏权科在大洋彼岸,看到了美国的金门大桥。
先进的建造方法、材料和设备,让苏权科叹为观止,而当时我国的桥梁建设,很多还处在“人扛肩挑”的阶段,巨大的差距让苏权科暗暗下了决心——要在祖国造出世界一流的跨海大桥。
“只要瞄准这个目标,再累也不感觉辛苦。”苏权科说。
2003年,有着丰富跨海大桥工程管理经验的苏权科,被推荐担任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技术负责人。
苏权科(左二)工作照。(新华社发)
“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可能都不是我了。”
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苏权科无比珍惜。
此后,苏权科踏遍十几个国家跨海工程现场,反复论证修改几百本设计研究方案,扎根一线研究复杂恶劣的海洋条件,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世界桥隧建造史上的难题……
“我自己经手的每一座桥,我会把关键的地方,每个地方都爬上去,盯得仔仔细细的,甚至这个东西在哪里加工的,我都要跑到厂里去看,建成的每一座桥,我心里都是有底的。”苏权科说。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苏权科在参加大桥建设时41岁,大桥建成时,已经56岁。
“大家在伶仃洋上的这十五年,就是为了为中国桥梁同行争气,也是为中国制造业争气。”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中国桥梁建造业已是另外一番天地。
苏权科工作照。(新华社发)
2022年,苏权科与大桥相伴19年后,在60岁的年纪卸任总工程师的岗位,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担任首席工程师、实践教授。
如今,虽然已卸任总工程师,苏权科还会经常回到大桥上看看,最让他感到骄傲的是,这座通车超过五年、出入境车流量突破1000万辆次的大桥,竟“还像新的一样”。
“我们这一代工程师,对得起这颗初心!”
记者:王浩明、卿珊、赵紫羽
编辑:李昂、周喆、郎湉
实习:宋欣竺
(责编:于洋、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