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0:25:47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社 新疆和静4月4日电 题:新疆骨雕非遗传承人:在传承中创新
作者 胡嘉琛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上牛羊成群,也能看到散落的牛羊角和骨头。骨雕是一项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技艺,牧区老人有着用牛羊角和骨头制作生活器具的习俗。”3日,新疆和静县骨雕艺人根登加甫在他的工作室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根登加甫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一幅幅由动物骨、角制成的作品装裱在画框内,其大小不一,主题不同,造型生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根登加甫是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所小学的美术老师,平日闲暇常去草原采风。“有次我偶然看到地上的牛骨呈现出不一样的线条,就在上面刻了几笔,将其拼接后,呈现出一只狗的模样。”这让根登加甫十分欣喜,此后,他开始收集牛羊骨,买刻刀,琢磨起骨雕技艺。
“每一件骨雕作品从选料、开料、刮骨、画样、雕刻、打磨,再到上色等,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大型作品对耐力更是考验。”根登加甫在自学的同时,还向精通骨雕技艺的民间艺人,讨教技艺,其骨雕技艺愈发娴熟。
根登加甫的骨雕作品,描述“土尔扈特部东归”历史故事。 (受访者供图)记者看到,根登加甫的作品或为草原题材,或描绘“土尔扈特部东归”历史故事。细看作品可以发现,灰、白、黑等不同颜色的变化,均是巧妙地选取了骨头的自然色彩与肌理。作品《回家》中,根登加甫还使用了银,金属与牛角的结合让作品更有艺术感。
2013年,和静县申报的蒙古族骨雕技艺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根登加甫被评为上述非遗项目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和静县在巴音布鲁克镇开设传统手工艺培训班。根登加甫免费为牧民授课,先后带了300多名学生。根登加甫和徒弟的作品走进景区,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和静县牧民乃道尔吉是根登加甫的第一个徒弟,如今已熟练掌握骨雕技艺。“之前没想到能通过一技之长吃上‘旅游饭’,而现在,骨雕作品为我带来不少收入。”
看到新疆旅游持续火热,近年,根登加甫依托骨雕技艺开发出更多旅游纪念品。“我尝试制作了一些小尺寸便于携带的作品,还有骨雕乐器等,也在骨雕作品中融入贝壳等元素。”他说,希望多培养一些传承人,将骨雕技艺一直传承下去。(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