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中国部署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体系凸显前瞻性

发布时间:2024-12-06 05:23:43 来源: sp20241206

   中新社 北京8月22日电 题:中国部署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体系凸显前瞻性

   中新社 记者  王恩博

  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领域,中国正前瞻性部署市场准入体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21日对外公布。这份被称为“市场准入十条”的重磅文件提出,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有关专家认为,此举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

  回首历史上每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其催生的新业态新领域之所以快速发展,往往得益于市场准入放宽。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企业与创业研究室副主任张铭慎举例说,为了抢抓信息革命新机遇,日本通过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吸引外资和技术进入消费电子、汽车、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行业。为了抢抓生命科学突破新机遇并率先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复苏,英国放宽生物医药行业准入门槛,实现企业创新力、产业竞争力、医疗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

  在当下的中国,伴随新技术快速迭代升级,一些新业态新领域准入规则不明确等问题显现,迫切需要通过优化市场准入释放发展潜能。

  中国决策层已关注到这一点。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此番出台的“市场准入十条”以前瞻性措施部署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体系,被认为将更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表示,“市场准入十条”的重要时代特征,就是完善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公平准入制度体系。

  她说,一直以来,如何使超大规模市场资源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和难点。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正是瞄准这一痛点的务实举措,能够为科技成果转化最大限度地松绑解缚,从而有助于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研发,并在全过程汇聚和吸引更多耐心资本。

  在此背景下,“市场准入十条”明确提出“标准引领、场景开放、市场推动、产业聚集、体系升级”的原则路径,其部署的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体系举措颇具创新性。

  张铭慎提到,“市场准入十条”把“标准”挺在前面,首次提出用标准引领市场准入的原则和路径,既要围绕产业“立标准”,也要在场景、市场、集群、升级等发展全链条中“用标准”。这不仅符合国际标准化发展从先有产品、再有标准向先有标准、再有产品转变的新趋势,也为新业态新领域走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利润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文件还首次提出按产业类别分领域制定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实施方案,并明确深海、航天、航空、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自主可信计算、信息安全、智慧轨道交通、现代种业等十个新业态新领域。

  郭丽岩则关注,“市场准入十条”提出实施前沿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市场准入环境建设行动,积极扩大数字产品市场准入等;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生产力布局,选择重点区域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分批制定和推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进一步引领和拓宽新技术市场应用。

  专家认为,进一步放宽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卡点,有利于让更多社会力量进入过去被视为“高门槛”的行业,引导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从长期动态看,张铭慎表示,完善的市场准入体系将开启新一轮创新竞争闸门,为高质量科技成果涌现提供有力市场牵引,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注入强大内生动力。(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