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8:47:29 来源: sp20241227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我们要立足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科学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持续增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夯实我国经济发展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提供强大支撑。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能力的集中反映。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在新征程上,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回顾世界发展历程,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几次重大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一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迅速增强,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建立起了以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业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走上了世界霸主地位。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美国建立起以电力、石油、化工和汽车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其制造业规模和产值迅速增长,在科技和产业革命中成为领航者和最大获利者。
聚焦国内,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部署,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鲜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显著特征的新业态快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涌现,这必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将重塑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但也要看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打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面临多重压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大力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发挥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创新要素,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必须首先满足吃、穿、住等基本生存需要,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其他活动。实体经济以物质生产活动为主,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为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提供物质保障。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
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使人类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历史,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后发追赶历程,都清楚展现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反之,如果一国经济过于重视和依赖虚拟经济,经济发展呈现“脱实向虚”态势,就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乃至更大问题,其发展潜力会被迅速耗尽。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都是我国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的结果。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实体经济都是我国发展的本钱和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经济发展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必须坚持把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锚定目标,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提供重要支撑。
持续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是社会再生产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满足人民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和统一,也对社会再生产比例平衡和内循环体系顺畅贯通提出了要求。只有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发展生产、增加供给,不断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推动经济发展向内需主导转变,国内循环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开始显著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中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改善供求关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通过构筑强大的内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来保障国民经济顺畅运行。
随着国际环境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要保证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推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有机衔接、循环流转,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不断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繁荣。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不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循环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从我国自身发展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取得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奇迹离不开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创造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循环贡献了“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相继成立,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汇集起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充分表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统一体,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循环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国内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增强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当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各国只有积极开放,才能获得自身发展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新活力和新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生升系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