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03:34:45 来源: sp20241206
中新网 杭州8月19日电(林波)在历史的长河中,档案不仅是过往岁月的忠实记录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8月19日,一群青少年学生,带着对历史的无限好奇与敬仰,走进浙江省档案馆,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红领巾走进档案馆”研学之旅。
活动现场,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教师陈思成通过有趣的“表现性评价之档案瑰宝探秘”的研学课题,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带领青少年学生于档案深处探寻瑰宝,细细品味中国共产党人优良家风的独特韵味。
研学课现场。 浙江省档案馆供图“档案记录着历史的足迹,承载着文化的精髓。现在,档案的身影也愈发频繁地穿梭于我们的试题之中,成为启迪智慧、培育素养的宝贵资源。”陈思成受访时表示,这其实是思政课的另一种创新形式,“打破了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思政课‘说教’形式,让课程变得生动活泼,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下,研学的模式正变得日益多元化,从传统的教室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从图书馆拓展到档案馆,这种广泛而深入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与灵气。
以此次活动为例,除了一堂在档案馆里的“研学课”外,还有“档案修复”实践体验内容。
档案修复教学现场。 浙江省档案馆供图“用刷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度,要从中间往边缘刷……”在浙江省档案馆四楼的档案修复保护传习展示室里,近30名中小学生分组围坐,和档案修复工作者们一起进行修复工作。
纸张去酸、污渍去除、破损修补……档案修复师进行技术演示后,现场指导学员分组进行档案修复练习。学员们通过使用仿制的破损档案和练习材料,小心翼翼地操作修复工具,体验档案从残破到重生的奇妙过程。
“这很新奇,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档案修复。”今年10岁的俞义强是杭州市澎雅小学的学生。在他看来,通过自己的双手修补破损“档案”,让他了解了档案馆的工作内容,打开了他的眼界。
“通过档案修复体验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加深对档案修复技术的理解,这不仅是对档案修复技术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更表达出他们对档案和历史的尊重。”浙江省档案馆工作人员表示,该档案馆为研学成员介绍档案修复保护传习展示室内陈列的档案样品、各式各样的修复工具及材料,展示修复前后的对比档案,让研学成员对档案修复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直观的认识。
“研学课”在档案馆的创新实践,将课堂直接搬到了现场,这种别具一格的教育模式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还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思政教育,实现了知识与价值的双重滋养。
据悉,浙江省档案馆第二场主题实践活动将于8月26日举行,届时将推出研学讲堂、档案讲解、档案文创、档案微视频等体验活动。(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