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6:34:23 来源: sp20241123
青少年身心健康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研发现,近年来,有关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老问题,如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指标有所改善,但下降趋势依然存在;与此同时,超重肥胖、视力下降、姿态不良等新问题日益凸显。更需要注意的是,近5年来,直接威胁青少年生命安全、健康成长的心理问题呈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趋势。
毋庸置疑,运动不足是导致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突出的一项重要原因。近年来,政府、教育部门、学校以及社会的重视,促使关于学校体育的各项政策、规定密集出台,从顶层设计上为青少年构建了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但现实生活中,仍有种种因素妨碍着青少年获得良好的体育教育和充足的运动。
校长不放心。保证学生安全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一些学校校长,时刻担心学生遭受运动伤害,为减轻学校的相关“责任与压力”,将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由硬性规定慢慢变成软性要求。
教师不充足。支撑高质量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前提是充足的师资力量。2001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中小学体育课时由平均每周两节提升到3至4节,课程占比达10%~11%,成为仅次于语文、数学的第三学科。但体育教师配置并未达到相应水平。近三年,全国体育教师平均每年增加2.5万名,而按照中等水平师资配置要求,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缺额已接近16万名。
家长不放手。“体育活动耽误孩子的学习”是不少中国家长根深蒂固的认识。调查显示,在城市,中小学生放学回家后,80%以上的家庭不允许孩子到户外活动,做作业是家长认可的唯一“正经事”。大部分家长把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对立,没有认识到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正面作用。
学生没兴趣。青少年远离运动、不喜欢体育的现象在扩展。调查显示,孩子节假日休息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玩游戏、刷视频、听歌唱歌、看动漫,体育运动只排在第五位,静态的生活方式逐渐侵占着青少年的业余时间。
基于现实情况,部分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近日提高了体育课时要求。但普遍而言,在短时期内,由于在校时间的制度设计、师资、场地、安全管理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全国中小学学校很难全部做到课时要求。进入新时代,肩负重任的学校体育工作必须以更深刻的变革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扛起历史的责任。
其一,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体育育人价值功能的认识。体育的重要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体育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健康,更是在于培养高尚品德、顽强意志、责任意识、沟通交往能力等。从长远看,如果少年时期缺失良好的体育教育,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成才产生不利影响。
其二,从实际出发制定可行有效的政策。体育课时的增加要因地制宜,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师资充足、场地设施有保障的地区和学校可以要求每天一节体育课。对于条件尚不具备的中小学,应把每天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锻炼制度化。比如河南省郑州市倡导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段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求所有教师不拖堂、不占用,课间10分钟保证孩子在走廊、教室能够自由交流、轻松游戏,并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视力调节、心理放松的“微运动”。此外,学校课后服务时间要以体育、艺术活动为主。
其三,要加大力度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各地争取用五年时间补足体育教师的缺额,同时积极推进体教融合政策落地,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中小学校设置体育教练员岗位,提高体育师资配置和专业水平。
其四,以竞赛为杠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改变目前片面强调以教为主的教学状况。需要强调的是,要坚决克服因体育中考引发的应试现象。中考体育改革要增加选择性,要实现趣味化、生活化、过程化、智慧化的变革。
其五,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构建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设立第三方调解机制,杜绝、遏制“校闹”现象,为学校解除后顾之忧。
(作者:吴键,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