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当年选择殡葬专业的00后学子

发布时间:2024-11-24 08:09:30 来源: sp20241124

  豹变

  走近当年选择殡葬专业的00后学子

选择殡葬专业的年轻人的日常工作环境与状态。受访者供图

  作为时刻接触“死亡”的专业,“殡葬”在许多人眼中是“让人退避三舍的”。一些人平时忌讳谈及相关话题,更避免和它产生关联。

  近日,“00后入殓师干科普怎么又抽象又专业”的词条冲上热搜。在江苏一家殡葬服务公司工作的网络博主“汤木谭泽”,持续向社会公众展示一名00后入殓师的真实工作状态。跳脱的内容、轻松的基调,打破了一些人对“殡葬”的刻板印象,许多人也开始好奇,那些学习相关专业年轻人如今的境况。

  为此,记者采访了一群选择殡葬专业的00后年轻人,揭开“殡葬”行业的神秘面纱。

  谁在选择殡葬专业?

  “殡葬专业是父母建议我选的。”葛尹佳鑫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

  她的父亲在东北一家殡仪馆担任司仪,工作了近20年。如今,她和父亲干着同样的工作。

  葛尹佳鑫还记得自己当初被殡葬专业提前录取时兴奋的心情。但也有一些人不太理解她的选择,认为“殡葬专业”不该作为升学的首选项。

  有亲戚问她:“你学习成绩还不错,干吗去学这个?”也有老师为她发愁:“学这个会不会不好找对象?”

  但对葛尹佳鑫来说,“殡葬”不应该是一个“让人忌讳害怕”的专业。她的父亲对她说:“每位逝者,不管怎么走的,都是别人家至亲至爱的人,没什么可怕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咱们的服务陪伴他们慢慢地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像葛尹佳鑫一样,坚定将“殡葬专业”作为首选专业的年轻人有很多。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大三学生王灯灯也是其中一员。在填写志愿表时,殡葬专业是她的第一志愿,“当时觉得这个专业会比较好找工作,工资会比较高,但现在发现自己对专业认知可能过于浅薄,甚至是不准确的。”王灯灯认为,年轻人对“殡葬”专业的关注热度越来越高,但大家深入了解这一专业的渠道“依然太少了”。

  2022年,殡葬题材电影《人生大事》上映,展示了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角落。同年,葛尹佳鑫进入殡葬行业,开始实习。影片中殡葬师莫三妹所承受的职业偏见,触动了葛尹佳鑫的心弦。那天,在那个昏暗的电影院里,她任由泪水悄然滑落。对于她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幕幕剧情的展现,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她在行业中体会到的困境——那种“不被理解”的苦涩。“其实我们是需要死亡教育的。”葛尹佳鑫感叹道。

  距离死亡最近的专业是什么样的?

  “葬礼上一定要放《不死鸟》这首歌……不要黑白风格,不要那么沉重。”葛尹佳鑫人生中第一次尝试写遗书,是在“死亡学”的第一堂课上。

  为自己写遗书,是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特殊作业。在这封遗书面前,葛尹佳鑫一边规划着葬礼的风格,一边不断思考生命的意义,回想着一些事与物。

  和葛尹佳鑫一样,王灯灯也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谈及自己对于身后事的设想:“把我自己做的手工和其他一些小东西全部摆出来,如果朋友们有喜欢的就拿走,剩下的就跟我一起烧掉。”

  除了学会直面“死亡”,学生们所学习的每一门课程也都为了实现“尊重逝者,抚慰生者”的目标。作为殡葬专业的学生,要学的课程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包括“火化机技术”“插花艺术”“防腐整容”“现代殡葬应用解剖”“书法基础”等。

  在“防腐整容”的课程中,王灯灯目睹了老师在讲台上播放的一系列特殊遗体修复的前后对比图片。逝者的面容从破损到恢复安详,变化之大令人动容。这一过程几乎不需要任何言语的解释,在那一刻,王灯灯就已深刻体会到了“让逝者以宁静的面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这句话背后的责任。

  对于殡葬专业学生而言,实践比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

  在学校,殡葬行业前辈们真实的案例分享总能给葛尹佳鑫带来深刻持久的心灵震撼。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学兄学姐们所分享的一场以“海的女儿”为名的追思仪式。那不是一次人们惯常所见的葬礼。逝者是一个在海边长大的年轻姑娘,葬礼上以海蓝色为主色调,细沙与贝壳环绕着鲜花,一旁摆放女孩彩色的生活照与写真照,每一张都洋溢着女孩对生活的热爱。在司仪的主持里,生命的结束被描绘成一种宁静的回归,仿佛海浪轻拂沙滩,最终融入大海的怀抱。仪式结束后,逝者的家人向参与策划仪式的学兄学姐们表达了深深的感激。

  “殡葬行业无小事。”来自学兄学姐们的真实经历,让葛尹佳鑫对殡葬行业产生更加深刻与强烈的责任感。她意识到,每一次告别,都是对生命的致敬,也是对逝者家属真切的慰藉。

  行业的未来

  2023年6月,有媒体报道“殡葬专业的就业率基本上能够达到100%”,让冷门的殡葬专业引起了热议。高就业率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一些院校的报名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记者对此采访这些00后殡葬行业从业者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忧虑”,他们觉得“殡葬行业已趋于饱和”。

  2022年,葛尹佳鑫去旁观了那届殡葬专业毕业生招聘会。那时,算上殡葬服务公司有100多家企业。而两年后,当她以毕业生的身份参加招聘会的时候,企业数量已经下降到了50多家。她认为,这反映了市场对殡葬专业学生的需求正在减少。

  00后的殡葬行业从业者吴米指出,目前一些选择殡葬专业的学生陷入了“某种误区”。仅学习殡葬专业并不能让自己在找工作时变成“香饽饽”。“需要理性看待这个行业,实习就好好实习,上班就好好积累工作经验,才能让自己拉平想象和现实的差距。”这不仅是吴米对殡葬专业学生的建议,也是自己在殡葬行业实践过后的真实体会。在实习或工作期间,不论是插花作品还是悼词稿子,她总是习惯性记录自己工作的成果。一张张照片见证了她从实习到毕业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技艺的持续提升和成长。“不要眼高手低。”吴米说,“所有的东西都是练出来的,舒服的实习必然是学不到东西的。”

  对于外界赋予殡葬行业的“高薪”标签,吴米解释道:“现在殡葬行业的工资就跟普通行业一样,哪里有别人说的那么高”。3年的学业,她将半数时光投入到了实习之中,生活变成了简单的两点一线。正是这段忙碌的日子,得以让吴米在毕业后,顺利入职某地的殡仪馆。

  对此,葛尹佳鑫也有同感。一些殡葬专业学生对殡葬行业的认知还有所欠缺,他们被“高薪”吸引而来,在实习过程中或许发现所言非实,抑或发现自己还无法如此直观地去面对死亡,从而开始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疑虑。在她看来,从事殡葬行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情怀”。

  工作后,葛尹佳鑫时常向身为行业前辈的父亲求教。每一次来自父亲的激励和指导,不仅给予了她力量,更是将他对行业的深厚情感传递给了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是殡葬人,我骄傲,我满意。”这份对行业的热爱已然在葛尹佳鑫的心中生根发芽。“赚钱的工作有很多,许多人不必选择这样一个直面‘死亡’的职业也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对于殡葬行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那份‘初心’。”

  前不久,教育部正式批准了《关于同意设置民政职业大学的函》,同意在现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基础上设立民政职业大学,并明确其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该校首批开设了包括现代殡葬管理在内的5个职业本科专业,标志着全国首个殡葬领域的本科专业正式成立。

  这一举措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年轻且高素质的人才加入殡葬行业。而在此之前,国内殡葬行业尚未拥有专业完全对口的本科层次人才。“这说明我们这个行业认可度变高了,可以培养更多殡葬专业的优秀人才进入行业,让这个行业变得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吴米对此表示。

  王灯灯对职业未来也充满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殡葬专业、殡葬行业。这或许可以破除很多职业偏见。”

  “殡葬专业不是‘走投无路’的无奈选择。”吴米说,“如今殡葬行业人才辈出,致力于想新点子,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务,做文明殡葬、现代化殡葬。”

  (应受访者要求,吴米、王灯灯为化名)

  实习生 郭雨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戴月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