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 | 什么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理想学习方式?学者:人机交互、跨界穿梭、深度交融

发布时间:2024-11-26 00:29:30 来源: sp20241126

   中新网 上海4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人工智能技术正引领教育进入全新时代,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要。智能化时代,教育应该怎样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14日指出,智能时代理想的学习方式,应是人机交互、跨界穿梭、创造接口、深度交融并与人工智能双向赋能的。面对学习进化,需要对“穿新鞋走老路”以及“穿新鞋走错路”的问题有所警惕,始终坚守教育理想与信念,以人的生命成长为根本依归。

  “当前,我们需要推动基础教育主动适应和融入快速迭代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把握数智驱动的未来学习新特征,加快探索未来学习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实现基础教育更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指出,近年来,上海基础教育主动顺应变革趋势,聚焦教学的个性化水平、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领悟力执行力。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指出,基础教育应着力发展“尊重、共享、互助”的学习型关系,建设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型学校”,借助数字虚拟学校场景、学科知识图谱、大模型与智能体的研究以及“师-生-机”融合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在刚刚举行的上海基础教育首届年会上,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作《生物学习VS机器学习——类脑研究对学习科学的新启示》主题演讲。他揭示了“学习”在人脑中发生的机制,并以复旦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的多个研究成果为例,介绍了高级成像技术和多模态脑定量技术在探讨人脑运行规律方面的最新进展与广阔前景,强调了脑科学在未来学习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上海基础教育首届年会聚焦“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上海市教委供图)

  据悉,上海基础教育首届年会聚焦“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旨在打造基础教育展示交流互鉴的大平台,构筑新阶段上海基础教育发展新战略优势,以开放创新的姿态,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华东师范大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周傲英表示,AI时代,教育界应该借助数字化转型来改造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将创新作为AI时代教育的主题;同时,应打造能使真实数据形成闭环、以人推己的真正的智慧在线学习平台。

  “学习新样态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说,未来学习将进一步凸显实践性、情境性和个性化的特征,因此,必须加快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从“学以致用”走向“用以致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解决问题,重点开展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和无边界学习。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局长、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治告诉记者,为应对人工智能对教育底层逻辑的重塑以及计算教育学时代教育范式的转型,上海市教委与宝山区人民政府共建成立了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探索学习方式变革新路径。

“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实践联盟成立。(上海市教委供图)

  据悉,宝山区发布了“未来学习多样态”学校联盟行动方案,目前形成领航校试点先行、成长校携手并进、探索校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宝山正基于教育数字基座探索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学习个性化策略和促进卓越人才发展的教学策略模型更优组合。

  上海基础教育首届年会期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教育部门共同启动成立了“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实践联盟。联盟将搭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网络,构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互鉴平台,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