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3:12:42 来源: sp20241223
新华社香港3月12日电 题:“感动香江”的单亲母亲和她的“朋友仔”
新华社记者张雅诗
中午时分,位于香港长沙湾工业区的一家餐厅,顾客盈门。厨房旁边的水吧传来“叮”的一声,代表饮料已准备好,服务员迅速将它送到顾客面前;另一位服务员看到有客人推门进来,殷勤地请他们入座。
这家名为“喜乐餐饮·教室”的餐厅聘用了多位在智力或学习上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员工。经过悉心培训,不论传菜送餐还是招呼客人,他们都能应付自如。
1月15日,宋罗孟君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喜乐”至今经营超过十年,创办人是被称为“宋太”的宋罗孟君。她希望通过开餐厅帮助这些特殊人群自力更生。这份对弱势的关怀令她当选“2023感动香江人物”。
困苦经历促成“喜乐”事业
“喜乐”的诞生源于一位特别的孩子。
1987年,宋太诞下女儿宋萃媛。女儿半岁时,丈夫因病去世,剩下宋太独力照顾女儿。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宋太发现女儿的发育比其他同龄孩子迟缓。十多岁时,女儿先后被诊断为轻度智力障碍和孤独症。
1月15日,宋罗孟君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个性坚强的宋太未曾怨天尤人,一直咬紧牙关把女儿带大。“人的一生总会经历高低起伏,难道好的东西我们就要,不好的就放弃?”宋太声线温柔,眼里却闪着坚毅的光芒。
在香港,有智力障碍的孩子一般会入读特殊学校,校方除了教授课堂知识,也会为学生安排技能训练,让他们有一技傍身,以便日后融入社会。宋萃媛从特殊学校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宋太认为,女儿不能一辈子这样下去。她毅然把房子卖掉,筹资开设了“喜乐”,让女儿有了工作。
身为老板的女儿,宋萃媛在自家餐厅并没有特权,她在餐厅里所有杂活都得干。宋太回忆女儿第一天上班,有一桌客人的广东话讲得不标准,点菜时重复了很多遍也未能让女儿听明白,客人有些不耐烦,宋太便向对方解释。
“客人知道情况后都很体谅。”宋太说,“我们不是要特殊对待这些孩子,而是想做到共融。”
1月15日,宋罗孟君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宋太开设“喜乐”不仅是为女儿的未来铺路,她还想利用餐厅作为平台,为孤独症或智力障碍的人士提供工作机会和职业培训,她称呼他们为“朋友仔”。
“除了给‘朋友仔’一份工作外,更希望社会能包容接纳他们。”宋太说。
乐见“朋友仔”成长
宋太和一班“朋友仔”的动人故事逐渐受到社会关注,也得到了政府资助。不少社会福利机构和家长找到他们,希望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寻找就业出路。
“很多人觉得这些‘朋友仔’很幸运,能获得‘喜乐’聘用,但其实幸运的是我。”宋太说,看到女儿和“朋友仔”们不断成长令她感到欣慰。
1月15日,宋罗孟君(左)与女儿宋萃媛在工作闲暇给宠物猫喂食。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经过一番磨练,宋萃媛已成为“喜乐”的好帮手。采访当天,正好是餐厅向长者免费派饭的日子,宋萃媛在厨房把碗洗好之后,立刻到店面帮忙打点派饭的事,做得有条有理。
说到进步最明显的,非老员工“大师兄”莫属。今年36岁的他在“喜乐”开业初期便入职。“大师兄”属于轻度至中度智力障碍,并且有语言障碍,表达和自理能力较差,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清楚。
宋太让“大师兄”尝试不同岗位的工作,并且手把手教他做一些简单菜式。在这过程中,“大师兄”克服了不少困难,比如送外卖如何认路。
1月15日,宋罗孟君在餐厅前台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在宋太的耐心教导下,现在的“大师兄”跟以前相比可谓判若两人。个子小小的他,眼神充满自信。他主要负责送外卖等工作,交给他的任务总能妥善完成。如今的他变得开朗,更加善于与人沟通,不时主动去买材料给同事做饭,还会为菜式取名字。
1月15日,宋罗孟君(右)与“大师兄”交流。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大约两年前,“大师兄”的妈妈去世,照顾患病爸爸的重任落在他的身上。“他现在懂得给家人做饭,承担照顾人的角色。”宋太说起他时面露欣慰之情。
希望区区有“喜乐”
“喜乐”的环境宽敞明亮,纯白色的墙上以彩色图案和“双喜”等字眼作点缀,加上店员们周到的服务态度,就如店名一样,令人感觉喜气洋洋。
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喜乐”会向70岁以上的长者免费派发盒饭,每次200份盒饭。采访当天正好是周一,下午3时,长者们一个接一个进入餐厅,宋萃媛跟妈妈一起核对长者手上的登记号,盒饭很快就发完。
1月15日,宋罗孟君(右)在餐厅前台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除了年龄外,宋太没有限定长者们领取饭盒的资格,他们只需预先登记。宋太认为,香港有今天的繁荣,是长者们以往辛勤苦干打下的基础,因此她希望能做一点事情回馈他们。
活到老,做到老。宋太今年踏入65岁,跻身长者行列,但她仍未言倦,坦言暂时未有退休计划,希望起码再干十年。“75岁也不算很老啊,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情!”宋太自信地说出她的未来蓝图。
1月15日,宋罗孟君(右二)在工作闲暇跟员工交流。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有机会的话,我想在附近多开一家餐厅,营业时间长一些,聘用多一些‘朋友仔’。”宋太表示,现在“喜乐”周一至周五营业,主要做午市,其余时间用作培训基地,让一些机构和学校等给“朋友仔”做职业培训。这也是餐厅名字带“教室”二字的原因。
目前“喜乐”的主打食品是港式烧味和点心,广受顾客欢迎。宋太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设立一个点心制作工场,并在不同地点设置零售小店,由“朋友仔”打理。
“希望由我们的‘朋友仔’将‘喜乐’带到全港各区,让每一区的市民都能享用‘喜乐’的食品,做到区区有喜乐!”她说。
1月15日,餐厅员工在为长者准备免费派发的盒饭。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餐厅员工向长者免费派发盒饭。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大师兄”在送外卖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大师兄”将外卖送至顾客门口。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责编:曹欣悦、崔越)